数码带来了美学改变 现在很多学生的DV作品在网上展出,我经常看,但是看到的好作品很少。DV获取影像非常简单,自由,这是它的特点,新鲜活力;但反过来这也是它的缺陷。因为它获取影像太简单了,大家就拍得很随意。 但是,我觉得拍得放松跟拍得随意完全是两个概念。拍得放松不妨碍你拍得很认真。其实我觉得对于电影,中国人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不是天生就懂得怎么样用影像去表达的,我是有很多缺陷的。比如我们的视觉经验,可能不如日本、法国的年轻人用的那么熟练、那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丢掉对电影的学习,对这种专业经验的学习,那不行。 同时DV是一个很轻巧的工具,获取影像非常简单,价格便宜,但它一样可以拍出很厚重的东西,一样可以进入电影院。这只是材料的不一样。胶片已经不是很强势的媒介,我从《任逍遥》之后就不再用胶片了。我觉得高清的数码技术已经足够取代它了。这个不是一个问题,只是材料的区别。 它只是一种工具。DV不比胶片更轻便,胶片也不比DV更保守。我拿高清拍,影像质量也很好,焦点也很好控制。拍完之后也在监视器上看了,画质很好。它性价比太好了,那么小,那么便宜的一个机器,能获得这么好的效果。 1995年拍摄《小山回家》时,受当时设备的影响,我个人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后期画面的剪辑,一切画面后期工序都只能去专业机房进行剪辑。而在进入数码时代后,这一切工艺流程正变得极为简单、明朗,可以在家中直接应用非线系统进行编辑。 有人说,电影越来越容易得到时,人们对电影的感觉在消退,对电影人的尊重感也在消退。是不是觉得用数码拍片,成本低,就显得电影不宝贵了?我和娄烨是很好的朋友,我基本上不想再拍胶片了,因为我觉得数码很好,但娄烨从来不拍数码,他觉得数码很没劲。其实很简单,不同的导演对材料的认识不同,不是说谁走得更远,谁走得更近,只是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多了一种选择。 数码摄像机的出现给电影美学带来更多积极的改变。以前电影是默片,后来发明了声音,一下子美学就改变了;以前是黑白片,后来有了彩色片,美学也随之改变;以前是传统胶片,变成数码,美学又改变;后来数码摄像机又出来专业级,美学势必会改变。 科技对电影的改变影响非常大,因为电影除了电影本身还有放映过程中对大众形成的大众心态的影响。我们中国人,从来不进教堂,看电影是很少的聚在一起过精神生活的场合。但是到智能手机时代你变成了一个人看。它的确是在逐渐的瓦解。我们阻挡不了人类科技对于社会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坚持某一种价值。就像京剧一样,晚清的时候它是最主要的娱乐方法,现在改变了媒体地位,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也挺好。 一接到这个题目,我就翻箱倒柜找出家里的几张老相片。这些黑白照片,虽然是久别重逢,但又像《Yesterday once more》里唱的那样记忆依旧鲜亮。 当我还是小小孙的时候,整个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顽皮鬼。童年是在山东乡下度过的,我天天领着自己家的狗把全村的鸡鸭鹅赶到房顶上,经常受罚。于是妈妈一上班就把我留在电影院里,那时电影里的歌到现在我也全记得。 跟音乐的缘分应该还要更早,爸爸是个美声老师,母亲、姐姐、哥哥又都在歌舞团。五六岁时,爸爸老爱教我唱歌,有时还来上一段京戏。但我觉得当电工才最拉风,后来阴差阳错在铅笔厂当油漆工时爱上了打鼓,再后来就进文工团当了职业歌手。我们一家,不知不觉全都跟唱歌分不开了。 歌手孙楠用老照片创意写作 影像改变 生活和爱不变 91年,我遇到了谷建芬老师,我在歌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国内好像一下子多了很多新东西,照片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大家也开始听流行歌曲。记得《不见不散》出来时,不少人都还在用磁带听歌。现在每个人都习惯了网络下载数码听歌。许多90后的孩子大概没办法想象抱着砖头一样厚的播放机听磁带的画面,虽然现在生活方便了许多,但有些乐趣他们不会懂。 有句话说,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即使同样的黑白照片,同一个人也在慢慢长大,所以不单是记录这些变化的方式在改变。每一个人都已经很习惯随手拿起相机就可以拍照,还能随时发照片到网上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大家的手机里、电脑里似乎都存下无数相片,但其实很少会一张一张翻看。跟那些老旧的黑白照片一样,它们只是被留在某个地方。 某一年录节目过生日会,哥哥孙彬拿出我们两个小时候的照片。我们两个早就不记得曾一起戴着墨镜扮酷的傻样子,当我跟哥哥合唱《兄弟一场》时,背景就是这张老照片。这些往日的影像,却带给我们新的感动。 现在工作很忙,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全家人一起打扑克的场景已经很少,但团聚时还是感觉到家庭带来的温暖。不管是当年的黑白照片,还是现在的数码图片,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就是能记录下家人的快乐瞬间。数码技术和网络已经让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太快,但科技带来的仅仅是工具上的便利,要记得真正重要的还是生活本身的内容。
瞬间的真实 做为一个传媒人,我没有哪一天的工作能离开影像技术,不论是几十年前还是现在。写文章写书需要配照片,做访谈节目也需要照片和录像做为资料,媒体来采访我时都会安排专业摄影师拍照,就算时间来不及的话也会向助理要一些照片去刊发。 每年这一段时间上海都有件大事,就是国际电影节,多年来,做为电影节的国际推广大使,我必须做到对明星如数家珍,因此收集整理了解他们的资料也成为我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和影像数字化的发展,人们能看到的照片浩如烟海。看到那些被叫做“写真”的明星照清晰绚丽、精美绝伦,漂亮是漂亮,但相信你和我有同样的感觉,照片都很美,却并没有黑白老照片“有味道”,除了老照片“物以稀为贵”,还有什么原因呢? 照片最珍贵的一点就是记录真实,从前拍照片没什么后期加工,暗房技术非常有限,基本上是什么样子拍出来就是什么样子。不像现在,有几近完美的数字影像技术,再加上融入高科技的化妆品与高超的化妆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完美无瑕的皮肤和完美比例的身材!在google里面搜索出的照片,再也看不出年龄的变化——今年的照片是这个样子,翻出几年前的,看起来一样;其实几年以后的照片应该也没什么变化。所以啊,我们天天在看这样的照片,看多了,自然就会下意识的“减分”,心里明白,其实都是用电脑修出来的,没什么了不起。 有一次我和同龄朋友一起拍照,她盯着摄影师一个劲的说,“把我修瘦一点,皮肤修好一点!”拿到照片后她还是不满意,抱怨说怎么竟然还有几条皱纹没有修掉。我对她说,修得差不多就可以了,毕竟我们都是这个年纪的人,有皱纹很正常啊!如果你把自己修成18岁的样子,那以后就不用再照相了。 说到这里,真有些怀念从前把“照相”当成一件大事的年代,逢年过节或亲友团聚的时候,大家会认真的排好座次,怀着一颗恭敬的心期待着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瞬。现在照个相变得这么容易,从前的恭敬渐渐消失,那份期待转变成拍照后立刻发去社交网络,等着小伙伴们点赞。 不论如何,科技发展还是好的,好好保留你的照片吧,相信这些照片在多年以后还是会不经意的触动到你,因为它记录的瞬间,是再也无法重现的真实。 网络女神芙蓉姐姐
我是一个新新人类,喜欢自拍,喜欢点赞,数码搭起我的五彩舞台,睁大眼睛,嘟起小嘴,斜上方45度是我最美的绽放。 相反,我的妈妈是个老古董,她抗拒一切数码产品,总是翻看那本老的掉牙的旧相册,对着某张照片絮絮叨叨讲半天。后来她就一个人摩挲着老照片陷入回忆。 科技时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柯达就是因为不知道科技变通,才破产了,可妈妈还固守着这些胶片照片,让我颇为不屑。现在手机都能拍出高清照片,想怎么拍就怎么拍,随时上传网络,让自己成为围观焦点。 因此,手机是我最亲密的爱人,早晨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拿它不断刷新。吃饭前,不狂拍一通,绝不能动筷,否则,都感觉饭白吃了。 数码的世界无限精彩。所以,夜晚总是无限延长,刷新了一遍又一遍空间、和朋友圈,才恋恋不舍地关机睡觉。 半夜又开机,看看别人发的隐私,逛逛网店,还没怎么睡觉,就被妈妈叫醒。一睁眼,我吓坏了,我看见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的女孩从我的床上坐起来,抱着妈妈撒娇,我分明看见妈妈惊讶的表情,以往我都是拿着手机躺在床上刷屏,在妈妈再三催促才拿着手机一边蹲坑一边刷屏。 吃饭的时候,她没有碰手机,一直和妈妈聊天谈心,并不断给妈妈夹菜。在她给妈妈捋头发时,我看到了妈妈的白发。 我很惭愧,我的手机里有几千张照片,大都是各种自拍,还有各样美食,各处风景,却很少给妈妈拍过照片,更少有我和妈妈的合影。 我突然意识到手机占有了我的位置,而我被囚禁在手机中。我也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抵触数码产品,她是害怕也变成我那样的数码怪物。 我不断呼喊妈妈救我,但妈妈似乎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她教妈妈玩手机、上网聊天,陪妈妈做家务,旅游。通过网络,妈妈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大家在一起时不再低头只玩自己的手机。 妈妈不再经常翻动那些老照片,她融入了新的数码生活。她已经忘了我才是她的真女儿。她已经不需要我了。 我伤心地大哭:妈妈,妈妈救救我! 突然惊醒,才发现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手机就搁在我枕头边。我赶紧起来抱着妈妈说:“我们把那些老照片数码化,存入手机和电脑,这样就不用再担心它们不断褪色。我们还要照更多的数码照片,记录我们在一起的每个点滴。” 我没有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事后,我用手机在朋友圈写了下面的话。 我们要做科技的主人,主宰生活,而不是做科技的奴隶,让科技成为精神鸦片,麻痹生活的亲情和感动。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名人原创广东高考作文:文艺界时尚界晒功底
·评论:社会对高考作文有更多期许
·浙江高考阅卷老师1分钟判一篇作文 主观题9秒判
·山东高考作文已现多份满分卷 23日前阅卷结束
·广东高考考卷已改6成 语文作文满分比去年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