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上个月结束报名。全国1.9万个招录岗位共有152万人通过资格审核。根据相关统计,其中有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而我省上个月也刚结束的地铁公安人民警察专项招考,也有7400余人热抢200职位,最热门岗位比例近于305:1。 新一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战”即将登场。面对千军万马厮杀过独木桥的惨状,这时候总有作壁上观的闲人摇头摆尾地感叹:抛弃理想,甘心屈身公务员队伍是当代大学生的不幸! 被放大的公务员热甚至惊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就在今年9月份,他为中国经济出谋划策时也提到,“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他说,“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 趋利避害,人之本能 暂且不论菲尔普斯是否了解中国国情,单从本国评论家而言,其实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趋利避害”是各种动物的本能。为啥公务员被热捧?公务员好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千年的老话放到今天,尽管有其价值观上的局限性,但仍代表了先人对社会现象的智慧观照和总结。人总是愿意追逐美好的前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大门骤一打开,许多眼巴巴等着一点工资救急的公务员心一横,便在经济浪潮的席卷下毅然下海。放到今天看来,这批人丢掉铁饭碗,把自己丢在未知的未来摔打磨炼,不是傻得很? 不过放在当时,在这批“弄潮儿”的眼睛里,外面的世界精彩多了,外面的机会也多多了。简而言之,就是下海比公务员这活儿更诱人。早前,国内电视台曾拍摄过的“80年代的下海风云录”,这部纪录片披露,包括SOHO集团董事长潘石屹、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等等如今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下海前都曾是公务员。试想,当时若不是抱着对更美好前景的热切追求,谁肯轻易踏出这一步? 不惟公务员,那时候正赶上“文革”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回城大潮,1700万知识青年从农村一下子涌回城市里,怎么就业?只有下海罢了。于是,可能创造更好前景和人生的“下海”便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 所以,追逐这个时代看来更好的“公务员”这一行,从个人角度而言,完全没有任何错处,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本能的、更向上的选择。 没有公平,就别苛责 更鞭入一层,评论家可能会问:为何当下大学生只愿意将才学浪费在沉闷的机关生活里?或许他们更应该跳出个人的角度,向社会也发声问一问:为何你的大学生都愿意去考公务员?你的身上是否出了什么岔子? 谈谈就业公平。如果眼前有一条康庄大道,试问有谁愿意在逼仄的独木桥上浪费青春和才学,一年到头白首穷经只为一次不知道有无结果的厮杀? 前阵子,有网络大V在网上发起倡议:如果来面试的孩子当中有农家孩子,请优先录取他们。这样的活动当真暖到了人心里。且不谈所有年轻人,单说农村孩子,毕业后必须在找工作前入不敷出的阵痛和老家人的殷殷期待里煎熬。但太多的工作已不是凭才学就可以轻易获得: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凭借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轻而易举捞到了这些职位。“公器私用”蔓延到用人上,工作单位也成了家庭式作坊,只要有一丝瓜蔓亲,我就能把你弄进来。 公务员考试横空出世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它越来越规范的程序最大程度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于是,相对更公平更公开的公务员考试,为这些在焦灼中等待的孩子们指出了向上一路:比拼成绩,拿结果说话。就此而言,这条虽忐忑却公平,又不需要太多经济成本的路,如何不成为年轻人无奈而迫切的救命稻草? 尽管近年来,有关方面也在极力传达基层公务员真实的苦状,试图扭转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认知。但摆在公众面前,我们仍看到公务员在医疗、养老方面绝对地占有优先的资源,因此这种悲情的诉说未免仍显得苍白无力,更有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的热辣辣。 所以,公务员考试越热,我们不妨越冷眼旁观:这个社会究竟为了这些追梦的年轻人让出了什么样的路? 当然,无可厚非的选择并不代表这是被鼓励和被赞赏的选择。随着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深入探索,铁饭碗将被进一步打破。倘若没有忧患意识,停下学习的脚步而只想在机关里打发光阴,恐怕曾经光明的前程也要落空。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国考辅导班最高每小时6000元 名师多履历不实
·“公考热”该退退烧了
·半小时内备案 公务员酒驾享“特殊待遇”
·公务员热?别着急喷口水!
·龙岩男子32岁仍没考上公务员 冒充局长行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