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考生能够网上报名是艺术院校的基本责任,除了第三方渠道,学校官网也应该继续保有报名功能,以应对不时之需。 这两天,“70万艺考生丧失报名资格”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很多艺术类高考生和家长无比焦灼。从上周起,很多艺术类院校陆续校考报名,但报名平台“艺术升”APP从最开始的速度缓慢,到周末被彻底挤爆,频繁崩溃闪退。许多考生无法登录,导致报名失败。不少艺考生及其家长吐槽:“原以为春运抢火车票已经很难了,没想到比这更难的是——抢报名资格!”
最新消息显示,教育部新闻办表示,对于个别高校自行委托的第三方报名平台出现技术故障,导致无法顺利报名,已指导和督促有关高校通过增加报名渠道、延长报名时间、增加考点等措施,确保有意愿参加校考的考生都能报名并参加考试。
教育部的回应,无疑有助于消除考生家庭因报名网站突然瘫痪而带来的焦虑,给考生们吃下了“定心丸”。考虑到这次报名平台故障导致数十万考生受影响,个中的问题显然也值得梳理和反思。这里面,涉事高校尤其应该“反求诸己”,不能轻易再将责任甩给市场。
根据钱江晚报报道,此次突然崩溃的报名渠道“艺术升”网站,是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和鲁迅美院等国内多家知名美院的唯一报名通道。这其中,天津美术学院提供的报名通道虽然有两个,官网和第三方网站“艺术升”,但点开官网的报名入口后,跳转到达的依然是后者。
为什么包括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在内的多所学校,都将“艺术升”作为指定报名通道?有艺术院校招生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艺术升’这个APP为广大艺考生以及艺术院校都提供了比较方便的服务。比如考生只需要在这个系统上注册一次,所有的院校都能共享数据,免去了考生分别到各大院校去注册报名信息的繁琐。”
但这不意味着,涉事高校就能做甩手掌柜,保障考生能够网上报名是其基本的责任。因而,“备用渠道”显然也不能少——那些艺术类高校都有自身官网,这些官网理应作为供考生选用的报名入口,给考生多些选择渠道。
教育部此前的艺考新政,曾让一些综合类院校的美术专业取消了校考,但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校考仍保留着,而这部分学校数量又骤减,这导致艺考生及其家长被集聚到少数几所美术院校。“艺术升”作为这些院校指定的唯一报名渠道,报名量难免激增:1月6日上午“艺术升”系统同时在线报名人数突破30万人次,远超去年平均3万人次的流量。
而如果有高校官网上的报名通道分流,这样的情形或能避免。
当然,对高校来说,在指定“艺术升”为唯一报名渠道前,也该有起码的评估。“艺术升”作为第三方,这次没有经得住考验,崩溃了,说明技术实力欠缺,其服务器不足以应付密集访问的带宽压力等。这不难预见:“艺术升”所在公司成立仅三年、注册资金仅200多万,应对这样的密集流量必然有“小牛拉大车”之感。各委托高校把接收报名的重任转给这个年轻的第三方前,显然没有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
“相信市场”没问题,问题是,不能甩包袱一样把难题交给市场,并缺乏对委托对象的基本能力评估和必要监督。经由此事,相关高校有必要对第三方的技术水平、独占报名通道是否合理等进行再评估,避免重蹈覆辙。 |
[发布者:BJ] | ||
相关阅读:
·中戏艺考人数创新高 院方称不鼓励本科生校外拍戏
·媒体:艺考报名 高校别将责任甩给市场
·传媒大学艺考报名人数增加近四成 表演专 业最多
·“00后”登场,艺考迎史上最火爆场面,木偶专业招18人1380人报名
·中戏艺考开锣:报考人数创历年之最 报录比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