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封杀奥数一事重现江湖,教委频频出台“限奥令”,禁止把奥数成绩当作升学尺度,禁止办赛,甚至禁办一切奥数培训!又是一个矫枉过正。奥数在北京至少兴旺了十多年,当初还举办过全市范围内的“迎春杯”奥数竞赛呢,如真是一项错误的教育,十多年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受奥数“摧残”,那应该谁来为这个过错负责? 作为一名亲历其中的中学生,我认为,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奥数成绩与升学的挂钩,这事关乎各方利益,不仅关乎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战,更关乎教育机构的经济利益,这其中还有一些校长和老师的利益。 奥数,全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种思维运动,它追求的是对数学问题的不同思考。奥数是一种非全民性的游戏,本是应该喜欢数学并且有一定天分的人去深入参与的。就像现在大家都在锻炼身体,但是真正去参加奥运会的人很少,奥数应该是数学精英们玩的游戏。但是,近十年来奥数在中国逐渐全民化,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喜爱,这其中夹杂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大部分孩子是被迫卷入奥数大军的。有学生抱怨道:“我并不想学奥数,我不喜欢它,但是我如果不学奥数,就上不了好中学。” 是什么引起奥数变味?为什么单单是奥数?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问过妈妈:“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好学校?”“在好学校有好老师、好同学,接受这样的教育能成才,能有好生活。”这就是内部原因。在科举考试出现之后,中国人的成才观就大概如此了,人们相信只有学知识,通过考试,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阶级跳跃。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我们中国的家长大多会把生活希望和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而且喜欢拿孩子比较,人家学的自己也要学,怕孩子输在走跑线上。最后出现了全民学奥数。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与没有统一的小升初标准,是奥数热的另一诱因。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人人都想上好初中,而小升初又不让统一考试选拔,所以就催生出一种选拔方法。奥数与升学的挂钩催生了各种培训机构,可怕的是,这些培训机构又与一些校长有着内在关联。 封杀奥数能真正解决问题吗?只要没有标准,进好学校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拼爹、拼关系?小学生会不会学更多其他的“兴趣班”?还有一个问题,那些如华罗庚般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如何能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可以列举一下我的小升初经历,我在小学时和其他同学一样,也去上了奥数课。但是,我逐渐喜欢上了数学,而且从中获得快乐。当然,我考上好初中,还有一点,我收获了处理事情的理性和恒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擅长数学。人各有所长,有的擅长唱歌,有的喜欢下棋、有的爱好写作……都学奥数肯定是错误的,青春年少之时还应该全面发展,突出特长。最重要的是有了相对均衡的教育还有公平的升学机制,其他都会迎刃而解。 奥数无罪,有罪的是我们人的内心。 来源:北青网 (北青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奥数亲历者现身说法:罪在奥数吗?
·北京:与升学挂钩的奥数培训叫停
·“奥数热”降温呼声高 由谁来釜底抽薪?
·“老大”挂钩不断 “奥数”高烧焉能退?
·京严禁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 为何反对“奥数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