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中国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出国留学 >

探讨新加坡人与中国新移民 接纳与融入间对视

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12-09-10 20:43    
更多

中新网9月10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人口数量及结构近年来的变化,引起不少讨论。新移民的一切都成了人们关注的课题,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行为表现。该报《新汇点》10日推出专题报道,探讨新加坡人与来自中国新移民之间,彼此感受到的问题,哪些摩擦会影响彼此的观感?

新加坡本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但是在建国以后相对稳定的三四十年来,新加坡人已经接受了所谓的“新加坡人”,就是有祖辈在“雾锁南洋”的时代来到这里,赤手空拳打拼出今天的繁华大都会,并在这里扎根成长,生育培养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的“新加坡人”。

这些“新加坡人”与新加坡的制度一起成长,看着一年年的国庆表演,听着一年年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说,几乎就要以为新加坡就是由这些人组成的岛国而已。但是全球化速度之快,让新加坡在步入21世纪之后出现很大的变化。这变化不仅关系到市容及建筑交通等基础硬件,更关系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人、工作方式、邻里生活等等。

根据政府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新加坡在过去5年里,每年引进的新公民人数为1万8500名,是2006年以前的1.3倍。在2004到2008年间,新加坡每年也平均引进5万8000名永久居民。目前这个人数已经由于移民政策的缩紧,减少为每年不到3万名。

截至去年12月,新加坡526万人口当中有327万名新加坡公民,54万名永久居民,146万名非居民,非居民人数占总人口的27.8%。也就是说,每10个人当中有近4个不是新加坡公民。这也就是一般“新加坡人”在新加坡各个角落所感受到的新加坡:“真正”的“新加坡人”在茫茫人海中,已经快要变成少数了。

对中国新移民的反应最大

整体而言,从马来西亚和印度移民过来的族群,感受到难以融入的情况比较少,反倒是中国新移民,虽然与本地占人数最多的华人族群是同文同种,却感受到更强烈的疏离感。关于这点,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表示,这也是他的研究所关注的课题之一。

刘宏说:“新加坡华人和中国移民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新加坡华人从小受的是英文教育,文化多元并以西方文化为主,工作语言、学校教育都是西式的,后面连带的一整套行为、思维方式,包括对人情的认知,和中国移民都不一样。而中国人整个文化环境是依据中华文化的传统,来到新地方更注重的是人情关系。在中国行得通的习惯,来到这里却不太被接受。所以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十几年文化教育熏陶的结果,所以要求新移民来到这里几个月就要改变是很难的。”

除了思维方式,刘宏认为中国移民与新加坡华人的处事方式和习惯都受到当地地理、政治和文化社会环境所影响。“最简单的像过马路不那么重视交通法规,在中国和印度都很普遍。我觉得舆论应避免简单的价值判断,认为我的做法就是好的,你的就是不好,而应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哪些问题会影响彼此观感?

新加坡人对移民问题的关注也出于移民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从新移民带来的好处上来说,新加坡的文化领域,包括艺术团体、学校里的很多艺术家和教师都是新移民。从大众文化来说,过去十年以前新加坡吃不到的中国菜,像东北菜、四川菜都在这里出现,大大丰富了新加坡的文化氛围。国人在享受这些艺术、文化、餐饮等等的同时,却一方面面对新加坡日常生活环境的改变。

“以前的新加坡华人多数来自中国南部。今天的华人来自五湖四海,包括黄河长江以北地区。不是说同一个种族就一样,这里面存在差异性。中国移民大量进入新加坡,各行各业都看得到,也让新加坡人感觉到竞争的压力,除了工作岗位,还包括日常生活挤地铁巴士,子女在学校与新移民子女竞争。当然这牵涉到引进新移民的速度,从2000到2009年,新移民增长速度是8%到10%,新加坡公民人口增长却只有1%到2%。所以速度上也让新加坡人难以接受,觉得自己家变成外国。”

刘宏相信,移民速度和基础设施增长速度的暂时性不协调是可以调节的,更大的问题是改变民众的心态,同时要求外来移民有意识的寻求社会融入。

“可以从家庭、社区、工作场所来展开融入的工作。新加坡的国际婚姻有39.2%,配偶一方来自新加坡以外的占很大部分。这本身就是融合的桥梁。在社区,也可以通过文化、社会活动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求同存异。了解与尊重是融合的起点。我们还是有共同的地方,包括对教育、家庭的重视;相对西方社会,对政府的尊重。

    [发布者:y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