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中国科研环境状况调查:让科研人员专心做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01 10:18
分享到:

中国科研环境状况调查:让科研人员专心做研究

我国科研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国科研环境状况调查:让科研人员专心做研究

科研人员对不同层次科研环境的认知状况

中国科研环境状况调查:让科研人员专心做研究

科研人员对科研环境不同侧面的认知状况

中国科研环境状况调查:让科研人员专心做研究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研发中心之一,这里开放的工作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可口的食堂饭菜和优惠的住宿条件,引来了大量年轻的科研人员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新华社发

科研环境是影响科技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各种直接、间接因素的统称。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激发其创造活力,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研环境基本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并得到了国家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深入了解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人员对所在区域科研环境的认知状况,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在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站点中选取了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园区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五类站点,面向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研人员发放8074份问卷,回收7868份,有效问卷7691份,有效率为97.8%。本文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各地科技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对我国科研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

科研人员对当前科研环境总体给予积极评价

一是科研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近三成科研人员感觉经费充足、任务饱满。

调研发现,近八成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基础条件改善明显,其中65%认为所在机构科研基础条件处于国内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10%认为处于国内较高水平,仅有略高于20%的人员认为所在机构基础条件较差。同时,在科研活动中需要获取相关实验材料或查阅科研参考文献时,超过一半感觉比较方便或非常方便,仅20%认为不太方便或很不方便。在科研工作强度和任务饱满程度上,近30%感觉经费和任务饱满,近30%一周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超过40小时,近30%感觉科研工作任务挑战性大。这反映出,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我国科研工作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科研人员工作任务普遍较为饱满,特别是留学人员、高学历人员、高职称人员等群体,对所在单位科研基础条件的认可度最高。

二是科研合作和专业化分工程度明显加强,科研人员总体认可团队合作规范。

机构配有专职、高水平的科研辅助人员,科研人员之间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伙伴网络,是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层次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科研人员间的合作和专业化分工状况已有一定程度改善。在同一个机构内部,由其他同事来承担和完成科研辅助工作的频次比例达到30%,高于完全不用辅助人员而由自己处理科研辅助工作的频次比例;同时,科研合作者来自本机构内的频次比例高达44%,并且超过85%以上的科研人员所在单位积极鼓励跨部门或跨机构合作。但是,由研究生来帮助老师承担科研辅助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远高于使用专职辅助人员的比例,这显示出科研单位的团队合作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成左右的团队负责人的影响力来源于其学术水平和战略远见,四成左右的团队分工有协商和沟通,并比较尊重每个成员自己选择,另有四分之三的团队成果分配按照实际贡献来进行,对团队有较强归属感的科研人员超过一半以上,反映了大部分科研人员对现有团队合作模式的认可。

三是科研人员对所在单位科研管理能力给予积极评价,对职业发展空间持乐观态度。

调研显示,约九成科研人员对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的总体印象给予积极评价,其中有近六成的科研人员认为本单位科研辅助服务、整体创新氛围“总体上可以”或“非常好”,近七成的科研人员认为现行绩效评估机制合理。同时,大部分科研人员在工作上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从科研人员对过去两年里本单位科研人员流动的侧面观察情况来看,超过八成的科研人员没有感觉到其他科研人员的频繁流出,对在本单位的职业发展空间表示满意。仅有不到15%的科研人员对在本单位的职业发展空间“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希望有其他更好的发展机会。党政机关工作仍对相当一批科研人员具有吸引力,如果出现平级调入党政机关工作机会或经商创业机会,超过五成科研人员会考虑流动。总体上,工作环境较好、有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稳定、学习机会较多、可充分发挥自己能力是大多数科研人员选择留在当前工作单位的主要原因。

四是科技创新政策受到科研人员好评,执行和落实情况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科技创新、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配套措施,科研人员总体认可这些激励政策,其中近40%认为出台的政策很好,给予充分肯定;超过一半的科研人员仍然希望政府加大鼓励支持力度。对于这些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8%的科研人员认为效果很好,38%认为“有一部分鼓励政策得到了落实,总体效果还可以”,与认为“执行落实情况不好、作用效果不大以及基本感受不到这些政策”的总体比例基本相当,这说明有关科技政策的落实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当务之急是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并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力度。

科研人员反映较为突出的六个问题

一是大量机构缺乏系统高效的创新管理能力。

各类产学研机构普遍对科研工作的创造性活动规律认识不足,突出表现在科研组织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管理能力偏弱,惯于用行政管理和工程管理的手段管理科研人员,对真正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配套支持不足,使得大批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消耗在低层次重复性的日常琐事中,出现了一方面科研人员频繁加班、另一方面七成左右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达不到一周40小时的状况。调查显示,仅16%的科研人员认为本单位非常强调创新工作的重要性,约50%的科研人员认为所在单位科研创新激励的效果不佳;34%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激励措施,但对创新的整体激励氛围尚未产生,还有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本单位创新和不创新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二是科技经费投入和配置到人的针对性不强。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科技投入国家。这些大幅增加的科技经费在改善科研基础条件等“硬件设施”方面成效显著,但在投入到人特别是更具创新活力的中青年科研人员等方面存在不足。调查显示,当前科研经费、任务压力和工作强度基本呈现出三个“三分之一”的状况,即在科研经费充足、任务饱满程度上,感觉饱满、一般和欠缺的人员各有三分之一;在科研工作压力及挑战性上,感觉很有压力、压力不大、比较适度的人员各有三分之一;同时在科研活动时间上,超过40小时、少于20小时、在20小时至40小时之间的人员比例也是三个三分之一。此外,不同职称的科研人员对个体环境的认知具有显著差异,副高级和中级科研人员的科研实际工作时间强度、感觉科研工作具有挑战性的比例都高于正高级,但在科研活动条件、经费承担和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满意度都低于正高级,也显示出科技资源配置对这部分群体的支持不足。

三是多数科研人员仍然缺乏高层次和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机会。

调研发现,中国科技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已经成为制约科研人员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44%的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上“主要是参加国内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科技团体交流”,有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因为“国外会有一些语言或渠道障碍”而选择在国内发表科研成果,能够在国际上没有障碍地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比例不到15%,只有11%的人员可相对自由和方便地参加国外学术交流。四成以上的科研人员表示“较少进行学术交流”“缺乏相对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机会”,16%的科研人员即使是在国内发表科研成果也还存在着地域、机构或语言等方面的明显障碍,反映出部分科研人员参与学术交流的渠道不够畅通,学术交流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公共性和透明性不够。

对于本地区政府部门科研资助机制,除了32%的科研人员没有给出明确判断外,明确选择“整个资助机制公开、透明”的人员比例不到5%,而认为“过程非常不透明,各种潜规则非常严重”的比例竟高达13%,30%科研人员认为存在一些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地方,“但不是很严重”;另有接近20%的人员认为总体上还不错,相较过去已经有很大改观。此外,还有一些科研人员在笔谈中专门提及科研经费分配中的“项目申请不公”问题,反映在项目指南制定、申请、评审中“学霸”现象盛行,希望相关科研项目设置和资助机制更加公开透明。

五是学术共同体和科技社团发挥作用不足。

学术共同体和科技社团是加强科研人员科学价值观和诚信教育、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调查表明,在科研人员对本地区科技社团的总体印象中,近三分之一科研人员表示平常很少和科技团体接触,一半以上认为本地区的科技团体不够活跃,近8%表示对某个科技社团有一些了解,仅有不到3%的科研人员对社团情况比较了解、给出了“印象不错”的评价。可见,广大科研人员对科技社团的了解和参与程度明显不足,本应在发挥学术规范、塑造科学价值观、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重要载体和中介作用的科技社团目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学术共同体”自身建设、提升科研人员的价值认同是中国科学界当前发展的薄弱环节。

六是社会整体创新文化氛围不够理想。

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和活力的重要前提,也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要方面。调研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创造性工作非常有必要的社会宽容失败、挑战学术权威、学术独立性等几个方面的氛围评价都不高,近一半的科研人员认为一般,认为理想或不理想的比例都在20%左右。在科技人员社会形象和政治地位提升情况方面,50%的科研人员认为与其他职业没有明显差别。其中认为本地区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有较大提升的仅有19%,接近四分之一的科研人员认为尽管有各方面的宣传很多,但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善;总体而言,多数科研人员认为与其他群体相比,社会地位提升幅度不大。

分析以上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科研人员创造力发挥不足、科研活动自主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改善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但不会自动带来科研人员对科研环境满意度的同等提升。

从调查情况来看,科研人员的层次越高,占据的科技资源越多,同时对科研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更高。拥有留学 () 经历、处于科研人员群体顶层的正高级科研人员,在科研基础条件、科研经费、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机会等方面显著优于其他群体,在团队合作中也多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他们对团队合作规范非常重视,对所在单位科研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更高。这一情况显示出创新管理和文化问题正在取代科技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科研环境改善的主要问题,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科研机构探索更加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宏观和微观管理机制。

二是日益增长的科学自主性要求与行政化的科技管理体制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主要矛盾之一。

外部过多行政力量的干预,使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和科学共同体三个层面自主管理的程度不够,既降低了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作为知识型工作者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成就感。特别是一些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创新活动规律的重视,管理手段重计划、偏行政,对于创造性活动的管理能力与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方式简单、科研人员重复劳动、大量工作劳而无功的现象出现。此外,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公共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科学共同体和公众对公共科技事务的参与不足,科研人员对政府配置资源的公平和公正性认同度较低,也是影响科研人员对科研环境给予正面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尽管近年来各类单位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已有了明显改善,各单位和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也在大力加强科研绩效管理、推进科研合作,并积极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然而调查发现,科研人员仍然普遍感到创造力难以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科技管理部门缺乏系统高效的创新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制约科研环境改善的主要障碍。这也意味着创新管理和文化问题正在取代科技资源总体投入不足,成为影响科研人员判断科研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进一步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科研机构探索更加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宏观和微观管理机制。

关于尊重科研活动规律,推进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主管理进程建议

改善科研环境,必须加强对科研活动及管理的规律性认识,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幅扩大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公众对政府科技事务的参与范围及话语权。课题组建议:

努力保障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科研活动时间。

加大对公共科研机构稳定支持力度,简化科研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缩减科研人员参与行政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活动时间;以“放水养鱼”的积极心态,支持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工作,引导一线科研人员逐步将直接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提升到正常工作时间的五分之三乃至五分之四以上。

开展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试点。

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共科研机构治理模式,选择部分科研水平较高的基础类和公益类科研院所开展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试点。试点工作以理顺科研机构人、财、物、活动、综合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为核心,建立人员-岗位-经费-活动-评估协调一致的科研管理体系;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各层级科研工作自主管理力度,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强化科学共同体在全社会科技事务中的话语权。

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学术规范和价值导引功能。逐步减少政府主导的各类科技评奖;加大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组织等各类专业团体和社会组织在院士评选、科技奖励与评价、抑制学术不端、创办学术期刊、科技新闻传播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在科研组织评估、项目评审、人才招聘等事务中加大同行评议的力度;放手由科学共同体重建学术规范和创新价值观。

建立更加透明和更高社会参与度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

改革公共科技资源配置机制,通过网络技术和监督控制建设,提高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在公共科技决策和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减少政府部门对科技项目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直接干预。加强社会监督管理机制建设,推进公共财政支持的各类科技项目研发成果、科技条件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开放。

大幅增加支持科研人员“走出去”的经费预算。

实施科研人员“走出去”战略,快速提升科研人员研究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大幅增加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基金额度,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加大对一线科研人员和中青年科研管理骨干学术出访的支持,派出人员规模连续三到四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

探索实施“普惠性”的科技政策,激励“大众创新”。

把鼓励、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充分迸发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以创新主体的资质论高低,探索实施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普惠性”全员创新工程;继续推进国家四部委《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工作部署,不断在社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推广和普及TRIZ等创造学方法论知识;增加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和高等教育中的创造力方法和科学美学教育内容,形成社会各主体多元、包容的大众创新文化氛围。(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执笔人:冷民、宋奇)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51Talk黄佳佳:怎么打破传统教育的成本结构?  ·科学家眼里的“出轨”什么样  ·广东韶关鼓励教师在职进修  ·安全教育须先行 莫等亡羊再补牢  ·汉字听写大赛:生僻字会写 常用字“栽跟头”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