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克卜勒》啥意思吗? 网友教你边听歌边学天文 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 孙燕姿《克卜勒》专辑造型 歌词里全是“你侬我侬”或是“擦狼黑”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粉丝们那挑剔的耳朵了,于是,天后孙燕姿颇有概念感的新歌“克卜勒”立刻高大上了起来。“克卜勒”其实是天文物理学之父开普勒(kepler)名字的音译,由于包含一定的专业天文知识,所以不少宣传中都附上了“克卜勒”的名字解释。昨天,死理性派聚集的果壳网针对媒体宣传中的一段与“克卜勒”有关的文字提出了质疑。天文爱好者“Steed”解释,事实上,开普勒超新星肉眼可见的时间段其实还不足一年,但在天文学历史上的确占有一席之地。也许,听完歌去学一学靠谱的天文学,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克卜勒”引发天文讨论 “一闪一闪亮晶晶,多像你的身体,藏在众多孤星之中 还是找得到你”。孙燕姿带着新歌《克卜勒》回归,迅速攻占头条。和满是“擦狼黑”的普通歌词相比,“克卜勒”的概念感迅速胜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克卜勒”的含义,不少媒体在宣传时都会给“克卜勒”加上名词解释。但见诸报端的这段解释却成为了果壳网友们议论的对象,“克卜勒的本意,原意是一颗星星的名字,是世界上第一颗被命名、能在白天用肉眼看见的星星。从十六世纪被发现至今,不论白天黑夜,‘克卜勒’始终闪耀着光芒。”网友“酥酥”拍下了一家媒体宣传上的这段文字,将问题抛给了“果壳问答”,“孙燕姿新专辑《克卜勒Kepler》,指的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开普勒吗?还是指某个天体?” 天文爱好者“Steed”给出了答案:首先,Kepler应该是一个人,是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德国的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这张截图上说,克卜勒’(Kepler)的本意,原是一颗星星的名字”,到这里为止,其实也可以说是对的。开普勒专门写过一本书来记录天文编号为SN1604的超新星爆发的全过程,所以,后世也将这颗超新星称为“开普勒超新星”。 原标题:《克卜勒》啥意思吗? 网友教你边听歌边学天文 网友戏称“科技宅”破坏气氛 Steed对于“克卜勒”的解释还没有停止,“酥酥”提供的截图中的文字似乎充满“槽点”。Steed在评论中表示,“所谓‘世界上第一颗被命名、能在白天用肉眼看见的星星’,这两句都是不确切的。从《明史》上的记载来看,从当年11月到来年1月,由于太阳运行到天蝎座区域,开普勒超新星实际上是无法看见的。另外,根据开普勒的记录,这颗超新星最亮时亮度达到了-2.5等,甚至还没有金星明亮。当然,现代借助望远镜,在晴朗的大白天找到并且观测金星并非难事。但是仅凭肉眼想在白天看见开普勒超新星,那还真是需要一定的‘想像力’才行了。” “克卜勒”的宣传文字遭到了科学爱好者们的吐槽,但围观网友的评论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网友“急需人品”认为,“歌是用来听的,那么较真干吗?”网友“SYH_孙小悟”叹息,“以后怎么直视这首歌?”也有网友对死理性派们的“不解风情”表示遗憾,“科技宅总爱一本正经地破坏气氛”。“Minomi_Qi”一语点破“克卜勒”被质疑的真相,“这条解释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很多理科生找不到女朋友……” 宋朝时就有超新星记载 权且不管死理性派和歌迷的纷争,听歌学天文倒是个不错的长知识的方法。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说,早在北宋时期,我国就有关于超新星的记载。“古人管新星和超新星叫‘客星’,在北宋时,这颗‘客星’的亮度很高,在白天也能看得到。但这样的星象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随着它的亮度降低,这颗客星逐渐逝去。”张旸告诉记者,这颗超新星的爆发年份也被准确地记录了下来,是在北宋1054年,算起年份的话,比起开普勒超新星要早上很多。这颗“天关客星”爆发后留下的遗迹便是如今天文爱好者们都爱观测的“蟹状星云”。 果壳网的“克卜勒科普帖”评论里,一位网友表示,白天能够看到的天体应该是太阳。对此张旸表示,在白天,太阳、月亮和金星都能用肉眼看到。“肉眼看金星时需要一定的角度和时机,但太阳和月亮的确是白天能够用肉眼看得见的。”(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扬子晚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英国人也觉得发音困难的10个英语单词
·北京50名受访法官中33人月入不足5000元
·广州高三“一模”语文卷 请用“奇葩”写段文
·18岁高三女孩求学生活 带着妈妈去上学(图)
·三人缺钱花 偷拿同学家120元被法院判罚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