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学期,学生、老师与家长的新盼望 新华网西宁3月1日电 (记者庞书纬)近期,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面对“开学模式”的“重启”,学生、老师和家长有着各自的期盼:孩子们盼望在新的学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大人们盼望孩子在新学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学生:盼望一次郊游 3月1日,西宁市各中小学统一开学。然而2月28日全天,西宁市南山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李芸(化名)都显得闷闷不乐。“假期可以睡懒觉、看电视、打游戏,开学以后,每天都要早起了。”见到记者,小姑娘撅着小嘴说。 据李芸的母亲介绍,小姑娘这个假期过得颇为充实:不仅参加了少年宫舞蹈班,还和父母一起回了趟福建老家,顺道去海边玩了一趟。 当被问及在新学期最盼望的事,李芸的回答直截了当:“我最希望能有一次春游,最好去郊区。” “寒假啥都好,就是天气太冷了。等暖和了,我希望能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能自己动手做饭,就算是做糊了也觉得好吃。”李芸说。 老师:盼望学生多学习传统文化 从2月下旬开始,西宁市南大街小学校长徐维宾又开始了忙碌。“一个假期,孩子们经过网络、电视、游戏的‘熏陶’,说话、写作文估计又要‘网言网语’了,老师又要费劲纠正了。” 作为一位从事教育30多年的老教师,徐维宾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日常教学中,越发感受到电视、网络中不规范用语对学生的误导:“比如说‘无与伦比’有的孩子写成‘无与轮比’,原来是看了某个汽车轮胎广告。” 采访中,徐维宾还特别提出,如今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总体而言有待提高,许多学生说起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如数家珍,却不了解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 记者在西宁多所中小学采访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力度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青少年的言谈举止。“现在不少学生在校外撞上老师装不认识,毕业之后知道回母校看老师的,这几年也越来越少了。”西宁市第五中学教师张钊说。 家长:盼望作业“少而精” 从2月下旬开始,42岁的“辣妈”李敏就时不时感觉焦虑。“这还没开学呢我就睡不好觉了,等到真开了学,还不得天天失眠呀。”李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敏的女儿小婕正在西宁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婕每天作业平均写到晚上11点,遇到期末考试,常常复习到晚上1点以后。 “高二就已经弄得‘全家总动员’了,到了高三怎么办呀?”面对记者,李敏一脸困惑。 作为一位曾经的教育工作者,“虎爸”张占宏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今年将面临“中考”,上学期期末考试,孩子的成绩从全班第四名下降到第十名,担心之余,张占宏拿过卷子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 “考查的知识点其实都很简单,但在考题设计上绕各种‘弯子’。我觉得这样的考试并不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张占宏说。 记者采访发现,上述困惑在中小学生家长中具有普遍性。 (新华网 庞书纬)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年味渐远 眷恋与不舍写在脸上,装在行囊中 图
·老人不弃不离照顾瘫痪妻35年 独自抚养四个儿成
·8旬老父难忘武汉藕汤香 儿子打飞的买藕学煨汤
·别让江河湖泊再吞没我们的孩子 应该怎么做?
·新学期,学生、老师与家长的新盼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