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的力量 —— 揭秘联想从“Legend”到“Lenovo”的变革 “联想”与Legend 联想集团原英文名是Legend,意思是“传奇”。事实上,除二者在声音上略有相似之外,legend与“联想”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从词汇的角度猜测,我们认为,联想集团之所以起了这样一个英文名,可能是最初的创业者们希望通过努力打拼,创造出中国IT企业的一个传奇。事实上,联想集团确实通过自己的经历,精彩地诠释出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legend。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联想与legend也大致名实相副。 由此,我们来看一下legend这个词的词根leg-,及由其所构成的词族。 词根leg-至少包括两个相关的同源词根,即lect-和lig-。其中,leg-是最基本词根,直接来源于拉丁文legere(意思是to choose,gather,or read);而lect-出自legere的过去分词lectus,lig-则出自拉丁文原先的词根的变化。 Legend这个词直接来自词根leg-中to read这个义项,其意义内容包括具象意义的“传说;传奇文学”,以及抽象意义的“传奇”;该词的形容词形式为legendary,意为“传说的”,口语中常用以表示“著名的”。 这三个同源词根构成了一组同源词族,其主要成员包括: Leg-: Legend:传说;传奇文学;传奇; Legendary:传说的;著名的<口>; Lect-与lig-: Collect:收集;领取;聚合; Diligent:勤勉的; Elect:选举;选择; Intellect:智力;非凡的才智; Neglect:忽视;忽略;[名]疏忽; Select:选择;挑选;[形]一流的; 需要指出的是, leg-还有另外两个同形词根,一个来自于拉丁文lex(意为law),一个来自于拉丁文legare(意为send)。这就需要我们在记忆单词时,能够把以上词族内的单词,同表示“法律”义的词族(legal,legitimate,legislate等)和表示“委派”义的词族(delegate,relegate,legate等)区别开来。 Legend与Innovation 同许多知名企业一样,联想集团把企业做大做强,当在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必然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在该过程中,其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联想的英文名称Legend已经影响到该企业的海外形象。这是因为,legend这个词过于直白,也太普通,作为一个大公司的品牌名称,显得有点“土”,登不上大雅之堂。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公司才开始着手修正自己的英文名。 一般说来,一个公司的英文名,一定会跟公司所做的业务相关联,比如Sony,对有英文背景的人来说,一听就与“视听”相关;或者能体现出公司产品的良好品质,比如Audi,表示的就是对“噪音极小”的自信。在给公司起名字时,越是大公司,就越会运用到拉丁词根,以体现出“古雅”的品格。比如互联网群雄刚刚进军中国之际,默多克旗下的公司就起名为Chinabyte,这里的byte意为“科技”。怎样给已经跻身于国际竞争潮流中的联想起一个既响亮,又有深意,同时还能够跟从前的名称Legend有一定承继关系的名字呢?从最终的Lenovo可以看出,联想集团确实为此付出了很多脑筋。 “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长存常新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联想公司最终从“创新”(innovation)中提取出重要的词根nov-,并把它和自己从前的名字Legend相拼合,进而创造出了Lenovo这个崭新的品牌名。就其字面义而言,彰显出了“通过不断创新而成就自身发展传奇”的企业文化内涵。 词根nov-来自于拉丁文novus,意思为“新”(new)。由该词根所构成的单词主要包括: Novation:更新; Renovate:修复;恢复; Novel:新颖的;新奇的; Novelty:新奇事物;新颖小巧而廉价的东西; Novelist:小说家; Novelette: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Novella:中短篇小说家; Nova:新星; Novice:新手;初学者; Novitiate:见习期; Innovate:改革;创新; Innovation:创新,革新;新事物,新方法; Innovative:创新的;改革的; “创新”与中国 事实上,远在商汤时代,《盘铭》就记载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句子;《康诰》和《诗经》中也分别载有“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话;这些文献记录都可以说明,中华民族一直有着悠久的“创新”传统。 中国人对“创新”的深刻认识,在作为四书之首的《大学》中就可见一斑。该书的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的二程认为,这里的“亲”,其实就是“新”。故朱熹注为“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这种对创新的认识说明,中国人一直把涤荡旧思想,汲取新观念,放在“创新”的首要位置。这也正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依据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今天的巨大进步。由此可见,“创新”有着多么强大的力量。 从“新”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其字意为“一只手举着斧头来砍柴禾”。因此,最初的“新”其实就是“薪火相传”的“薪”。此后在文字发展过程中,“手”被省去,在小篆形体里面又加入了“木”,楷化以后遂定型为今天的“新”。“新旧”的“新”,是“新”的假借义。由于该假借义日渐通行,“新”的原义遂被“薪”字来代替了。但是这个字形中所包含的“手”、“木”形符,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古人对于“创新”过程中所必须的“工具性”,也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中国古人对“创新”的认识中,既包含着“人”的主观性认识因素,也包含着“物”的客观性工具因素。就这个方面来看,我们每一个炎黄祖孙都应该为自己祖先们所拥有的聪明才智而骄傲。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王诗龄“撞脸”天后王菲 撞脸英语怎么说
·江西高校图书馆雷人标语:托尔斯泰变托耳斯泰
·2014年北京市高招体检将用数字X线
·教育深1°:什么是“PISA”
·15岁少年作业没写完不想上学 砍死近八旬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