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组织有偿补课处分不设“劝阻线” 据新华社电昨天,经过一段时间的公开征求意见后,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原征求意见稿中“不听劝阻,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条款中“不听劝阻”四个字被删去。 办法详细列举了教师受处分的9种行为,教师有不保护学生安全、体罚或性骚扰学生等9种行为将予以处分。其中,原征求意见稿中,“体罚学生的”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的”,合并为一个条款。 根据办法,教师所受处分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等,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 办法强调,给予教师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应当与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 9种处分情况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3.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4.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5.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6.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7.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8.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9.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京华时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考研报名热降温无碍考研培训热
·今秋河南将首设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河南7年投入329.8亿资助贫困生
·中小创业项目在二三线城市更易成功
·校园安全意识待提升 78%的学生不知校园报警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