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家庭团聚,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孩子是众人的焦点,摸着小脑瓜儿、问着成长的话,再让孩子表演个节目……且住,孩子把你逗乐和了,你确定你的亲密言行让孩子开心了吗?问话没营养、随便瞎指挥,一不小心向孩子传达的还可能是语言冷暴力!这个春节当个好长辈,可得长点心了。 案例一 让小胖子劈叉 人家不高兴 小琳去年春节回老家,看望老同学一家,同学家小孩叫麦琪,四岁半,长得胖滚滚,特别可爱。小琳拉着麦琪的小手,问几岁啦?上幼儿园了吗?在幼儿园喜欢谁呀……问了一大通,麦琪最初还笑嘻嘻地赖在小琳身上回答,后来挂起了一张扑克脸,还拼命想挣脱小琳的怀抱去一边玩儿。小琳很尴尬,老同学为缓解气氛,提议让孩子跳个舞吧,麦琪不情不愿地走到客厅中间,本就放假多日胖了许多,表演的舞蹈还挺有难度,第一个动作就是劈叉,麦琪胖嘟嘟的小脸都憋红了,跳完整个舞蹈更是累得气喘吁吁,表演一结束,麦琪就躲进卧室再也不肯见小琳这个“怪阿姨”了。 专家解读 跟孩子互动 要找其兴趣点 “上面案例中,小琳的尴尬在于提问不当,如果跟孩子交流从‘宝贝,你平时喜欢干什么呀’入手,就会有一个好开端了。”吉林省金太阳幼教集团总园长孙磊如是说,她进一步指出,亲人朋友聚会期间,让孩子表演个节目、唱个歌,很多时候是家长炫耀心理作祟,让大家都看看自己的宝贝有多聪明能干。而孩子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爱表现,掌声越热烈表演劲头越足;有的孩子不爱表现,让他在众人面前表演很痛苦。所以,让孩子表演节目也要因人而异,视孩子情况而定。 家长和亲友多从正面引导孩子,问孩子最开心、最享受的事是什么,再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导孩子表演或者陪伴孩子看书、做手工,就会实现有效沟通了。 案例二 怕妈妈不爱自己 欺负弟弟妹妹发泄 王女士说,家里是双独,所以在女儿5岁的时候,决定再生一个宝宝,可是从怀孕开始,无论邻居还是朋友都会在女儿面前将两个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春节人多的时候,大人们更喜欢逗弄孩子。诸如:“你妈妈有了小弟弟,会更爱小弟弟,不管你了怎么办?”“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将来只会对弟弟好!”最开始当邻居或者朋友这样逗弄的时候,女儿还会比较有信心地说妈妈一样爱她,可是时间久了,女儿就会眼巴巴看着自己,希望自己能给大家一个答案。 虽然自己感觉不是很稳妥,但是邻居和朋友都没有恶意,只是喜欢女儿才逗女儿,自己不好说什么,但还是对女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以前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享众人的爱了,突然又出现一个弟弟,似乎将要抢走所有的爱,所有的人都不再爱她,不再关注她,太可怕了。后来,偶尔发现女儿竟然趁着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捏弟弟、掐弟弟,这让她非常担心。 专家解读 过分强调 会造成孩子恐慌心理 北京维思德国际幼儿园冯斌园长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的确已经有不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这就更需要家长关注第一个孩子的情绪。因为成人的“你妈妈不喜欢你了”“他们更喜欢你的弟弟、妹妹”这样的话,会给孩子造成很多恐慌甚至自我怀疑。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还无法准确地分辨成人的话是真是假,一旦相对多的成人说了相似的话,他们就会怀疑父母是不是真的不爱自己了。 如果家长这个时候不能及时发现,并对这种情况加以说明,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当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应该直接告诉孩子自己会像以前一样爱她,最好再亲亲孩子,抱抱孩子,缓解孩子内心的恐慌。 冯斌同时表示,部分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打弟弟妹妹的现象,是因为他们的占有欲相对较强,会有嫉妒心理,认为弟弟或妹妹的到来分享了父母的爱,父母要及时开导,当随着年纪的逐渐增大,心理逐渐成熟,会疼惜、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 案例三 孩子纠缠不休 哄骗一下好脱身 妈妈着急要去上班,孩子却纠缠不放,哭着闹着要跟去,于是妈妈许诺孩子说:“别哭,妈妈下班回来给你带好吃的。”爸爸忙着为明天的会议做准备,孩子却一再来打扰,让爸爸陪着玩玩具,于是爸爸安抚孩子说:“别闹,爸爸有工作要做,你自己去看动画片,等周末爸爸带你去游乐园。”很多时候,为了让不听话的宝宝乖乖就范,父母们会随口说出一个美好的承诺,或者用各种招数去哄骗孩子。这种情况,是长辈们的惯用伎俩,而在繁忙的春节期间尤其常见。 “哪有大人不骗小孩子的,尤其是没耐心和孩子纠缠的时候,哄骗一下很有用。”“有时候和孩子讲道理根本行不通,为了尽快达到目的,哄骗也是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大人往往认为孩子小,哄骗一下没关系,过一会儿孩子就会忘了,所以并没有把自己说的话当回事放在心上,甚至根本就没打算要实现自己的诺言。孩子却在眼巴巴地等着盼着,最后发现父母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幼小的心灵难免受伤,一旦被哄骗得多了,孩子对父母也容易从失望变为失信。 专家解读 兑现承诺避失望 正面引导树威信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国家注册亲子咨询师、绘画心理分析师贾春红女士指出,哄骗是大人搪塞孩子的一种手段,说到底是亲子沟通方式的问题。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时期,孩子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并予以模仿。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话是算数的、有权威的,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会使孩子失望。被父母的言而无信哄骗后,孩子会感到委屈、生气,甚至会发脾气,和父母对抗,久而久之,哄骗不再有用,孩子也容易养成撒谎的毛病。 不要认为孩子年幼无知就随意哄骗,当孩子任性、纠缠时,不是只有用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孩子感兴趣的事或物来吸引这一种招数。可采取劝慰、鼓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等正面引导的方式,或者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冷处理”等方法。 比如孩子不愿意打针的时候,不一定要用打针不疼来哄他,可以告诉孩子打针会有一点疼,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希望他能够坚强。在孩子摔倒的时候,不要用打地板、说“地板坏”等话来哄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因为他的不小心才会摔倒,以后小心一点就不会摔倒了。如果孩子听不进道理,可以暂时离开,等到孩子平静了再跟他讲道理。总之,哄骗带有欺骗的性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很有害的。即使因为情急不得不哄骗应付孩子,事后也要尽量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要让孩子失望。 (中国吉林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英国四分之一年轻人父母家中“蜗居”
·“部分在英升学学生课程不达标”
·90后小伙配合警方勇斗歹徒 受伤怕被担心不敢回
·“英国大学学位成绩没有通胀贬值”
·对无技能又不培训者 工党拟取消救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