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弘扬珠算文化应从教育抓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8 09:57
分享到: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珠算申遗历时5年 弘扬珠算文化应从教育抓起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7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珠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际上对中国传统珠算文化的认可,今后财政部门将和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一道,继续为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给予大力支持。

  王保安是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7日上午在北京就“中国珠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这番表述的。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丁先觉在发布会上通报了中国珠算项目此次申遗的有关情况,并回顾了历时5年的申遗之路。

  丁先觉说,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称的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珠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该遗产的保护单位,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一直致力于珠算的传承保护工作,并基于全国珠算实践者希望中国珠算申遗的共同意愿,成立了珠算申报代表作名录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组织实施具体的申报工作。

  他指出,在业内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小组精心编纂申报文本、拍摄申报片,历时5年,经多次修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申报材料,并获得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的审议通过。

  中国珠算发展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16世纪珠算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计算方式,此后珠算技能通过祖传家教、师徒相传、学校教学等方式世代相传,并延续到今天。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电算化的普及,如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的理论和文化内涵也被忽略和淡化。

  丁先觉说,此次珠算成功申遗有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对珠算文化传承和研究保护的重视。伴随珠算在计算领域的实用功能退居次要地位,大力挖掘珠算的教育价值,将珠算启智育人的教育成果传承给后代,同样可以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

  在丁先觉看来,近些年社会上逐渐热起来的珠心算是珠算文化利用、发展的一个杰出成果。“在珠算的算理算法基础上产生的珠心算,是通过形象记忆在脑子里打算盘,经过训练后的儿童,其计算速度非常惊人,而且记忆力明显增强,注意力更集中,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一条简洁有效的途径。”

  丁先觉表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职责。今后协会将在各级财政部门领导下,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的支持下,与社会各界一道,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培训比赛、人才培养等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开创珠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新局面。(记者韩洁)

  (新华网 韩洁)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体育考试“放水”留后遗症 大学体测成高门槛  ·2014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副部长:到2020年建立科学完整招生体系  ·哈佛公正课教授:教育应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工地尘土飞扬致学生戴口罩上课 校方称加强管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