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人知道‘限塑令’,少一个人焚烧秸秆。这些改变或许微小,但却是我最大的成就感。”谈起今年参与的“大学生志愿者千村万乡环保科普行动”,东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蒋涛满脸自豪。 对蒋涛和他的6个同学来说,2013年的暑假有些特别。环保挂图、宣传册、调查问卷成了暑期行囊的大头儿,目的地也由旅游景点变成了农家村屯。在那里,他们与中国上千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向农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环保科普“走进农村,走进田间,走进农民心间”。 “早上5点半起,晚上赶末班车回宿舍。一整天都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宣传环保,虽然累但也觉得值得。”作为绿色吉林协会负责人,蒋涛谈起当时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那时遇到一个村里的老人,他觉得环保就纯粹是瞎扯,根本没什么用,当时我们就意识到农民环保意识的欠缺,还跟他据理力争了好一会儿。” 在中国,像蒋涛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并不少,他们利用暑假在学校老师或当地环境科学学会的带领下,深入中国广阔的农村,向当地农民宣传环保知识,推动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农村环境的改善。 “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活动自2003年启动以来已顺利开展10年。2013年,共有13个省(市)环境科学学会、90余所高校参与其中。 在东北吉林省,由吉林省暨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组织的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全国30余个村镇,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放映环保电影20余次,受众超过3万人。而南京农业大学绿源环境保护协会则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进行环保科普行动宣传。 高校在科普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日前在于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2013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经验交流会上,国家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处长邱成利表示:“我们应该改革教学科研评价体系,鼓励师生从事科普活动,让高校成为科普乐园,让高校师生成为传播科学的使者。” (新华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农民工子弟孩子梦想有棉鞋 不知何为羽绒服
·摊贩
·武汉一高校教室上课时地砖突然开裂 现6米裂缝
·511名“海聚”人才扎根北京创业:选择不安逸的
·芮城基础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