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90后”大学生拍微电影关爱孤独症儿童网络走红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18 10:36
分享到:

  原标题:“90后”大学生拍微电影关爱孤独症儿童网络走红

  “如果这样一部微电影,能唤起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那我们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来自江苏大学的庞麟欢说,而由这个大二女生主演的微电影《七秒记忆》,以其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公益性质,唯美的画面风格和催泪的剧情演绎,在网络上让无数镇江网友“泪奔”。

  《七秒记忆》是一部公益微电影,全片长达11分钟,讲述了女大学生小张和孤独症儿童皮皮之间的故事。

  故事缘起小张在一家特殊教育学校实习,认识了不爱说话、对陌生人有很强戒备心理的皮皮。通过小张长久不懈的关心和帮助,皮皮终于能敞开心扉,两人之间的坚冰最终得以融化。

  该片从制作到表演,全部由江大的在校学生完成。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可是7秒之后它是否快乐,谁又能知道?”王迪君是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大四的学生,也是这部微电影的导演兼编剧,据其介绍,创作这部微电影,源自身边同学的一段经历,“她学的是音乐治疗,经常要跟孤独症儿童打交道,曾听她讲那些孩子们的生活,我就很感动,然后有了创作的冲动。”

  王迪君和同学在学校里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之前也有过制作MV的经历,因此他很快萌生了以这个题材拍摄一部公益微电影的想法。

  打定了主意,王迪君开始了自己的拍摄计划。为了创作剧本,从查资料到打磨语言,他整整熬了三晚,“第一次写分镜头剧本,哪里都是困难。”

  写好了剧本,王迪君从学校附近找来一名小演员,便和工作室的朋友们开始了拍摄。从5月初到6月底,11分钟的微电影整整拍了一个半月。“后期做效果,配音用了两个星期,都是周末才有空编辑。”

  庞麟欢是江大文法学院的大二学生,由于比较符合片中“小张老师”的气质,因此被王迪君选为女主角。她说,虽然牺牲了不少娱乐时间,但是这“不算什么”,“现在社会上虽然有不少公益机构关注儿童健康,但可能更多的是关注生理层面的疾病,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并不够。

  当片子剪完了,看到结尾皮皮什么都不记得,但是却记得小张老师名字的时候,我自己也忍不住流泪了。”庞麟欢说,虽然出演了全片,但剪辑后自己完整观看时内心依然震撼。

  而《七秒记忆》这部有些青涩的微电影被上传至镇江本地论坛后,当天,就被论坛置顶,一天的点击率就过万,网友们纷纷跟帖表示“泪奔”。

  王迪君告诉记者,这部只有短短11分钟的微电影,制作成本近三千元,因为是公益性质,所以这笔费用都需要制作组“埋单”。

  不过他表示,只要这部微电影能给观众哪怕是一点点“触动”,这笔钱就花得值。“校园微电影动不动就是谈情说爱,我们就是想做些不同的给大家看看。”

  据其介绍,《七秒记忆》还获得了“全国青年微电影邀请赛”的优秀奖,自己将于近日去天津领奖。(通讯员 王煜 金陵晚报记者 曹德伟)

(金陵晚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江西56岁麻痹症妇女靠爬行支撑家庭 被称励志母  ·研究生英语差1分拿不到学位证 工作无法入职  ·贵阳严防学校食物中毒 规定食堂不得制售凉菜  ·文理不分科可为“学分制”做好准备  ·调查:江西不少高校语文课时仅为英语课十分之一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