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国学迷”的求索之路:爱,怕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04 10:08
分享到:

  原标题:爱,怕什么

“国学迷”的求索之路:爱,怕什么


  “爱一个人就斩钉截铁地追求,爱一个民族就挫骨扬灰地献身,爱一桩事业就呕心沥血,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渝。”这是毕淑敏的文章《爱怕什么》中的一句话。姚思宇把它当做座右铭。

  瘦瘦高高的姚思宇,留着齐耳短发,小巧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今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读书的她刚刚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保研。如此优秀的女孩,高中时竟被妈妈认为不务正业,考不上好大学。

  思宇文文静静,却有着男孩子的个性—绝不服输。她上小学时就很喜欢看书,五年级就读过《飘》、《朝花夕拾》,她的同桌听说了,很是不屑:“怎么现在才看这些书?”原来,他也是个小书虫。思宇和同桌较上了劲,比赛看书。不知不觉间,思宇看了许多中外古典名著,初中时,已开始啃《古文观止》。言简意赅、意境悠远的古文让她痴迷。

  初中开始,思宇迷上了写诗,她喜欢古体诗,喜欢填词,她发现自己原来那么钟情于用文字的韵律和节奏去表达感情,“我要当个诗人。”高一时,思宇的诗稿已经厚厚的一撂。

  她迫不及待地拿给妈妈看,得意极了,她没注意到妈妈的眉头越锁越紧:“光写这些东西,好大学会要你吗?”这句话把思宇说懵了。“你写这些东西肯定花了不少心思,怪不得成绩上不去!”妈妈喋喋不休,思宇的泪水夺眶而出。“这和成绩有什么关系?成绩能证明人的能力吗?考不上好大学又怎么了?”思宇哭喊着,她要捍卫自己爱着的诗歌

  平静下来的她给妈妈写了封长信,“就算我永远无法成为一名诗人,我也希望几十年后还能记得自己曾如此狂热地喜欢过一件事!”妈妈被打动了,思宇继续写她的诗歌,2008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诗集—《清月流光》。

  高三时,思宇读到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她被古人的责任与情怀深深震撼了,自此有了更大的梦想。当年,她考取了人大国学院,志愿表上只有这一个志愿,不服从分配。“的确有些疯狂,但这是对自己爱好的忠诚。”思宇说。

  思宇对专业投入了100%的热情,一篇篇古文经典、一页页泛黄的纸笺,思宇和古人对话,乐此不疲,每周一篇3000字的读书报告对她是享受,她几乎包揽了学校所有奖学金的最高奖。

  但思宇依然不满足,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2010年和2011年两个寒假,她的足迹踏遍了山东省西南部的嘉祥、汶上等5个县镇村落,考察汉代祠堂遗址,采访民间艺人,收集失散乐谱,调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鼓吹乐。寒风中的躬行实践使这个刚上大二的女生和同学们完成了七万余字的调查报告,这是第一篇全面系统总结鲁西南鼓吹乐流传与保存情况的调研材料。人大的教授评价这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

  老艺人捧着孩子们的论文,热泪盈眶,几近失传的曲谱终于为人所知。

  读研的思宇继续主攻宋词研究,她还要读博士,在国学研究这条清冷的路上继续前行。(记者 刘鲜花)

  (北京日报 刘鲜花)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孙杨道歉缺乏诚意  ·医大学生“行为医塑”宣传改善医患关系  ·择业失策,从家长身上找找病根  ·腾讯教育频道诚聘实习生待遇从优  ·霍启刚已替儿子改名 赞宝宝双脚有力似晶晶(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