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不许斜眼看人不许抖腿 不许…老规矩你还记得多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4 08:46
分享到:

  原标题:不许斜眼看人不许抖腿 不许…老规矩你还记得多少

  “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着香炉;不能用筷子敲盘碗,有乞丐之嫌;给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这些规矩,你知道吗?你赞同吗?

  老规矩知多少:

  给客人添饭 别问“还要饭吗”

  前日,相声演员郭德纲一条谈“规矩”的在网上引起热议。在中,他说,“一日与师哥王少立先生聊天,提起我儿麒麟一劲夸奖。‘少爷挺懂事’‘怎么呢?’‘每次见面都知道站起来打招呼’‘这不应该的吗?’‘唉,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我愣了一下,细细咂摸规矩这两个字……”。

  郭德纲认为,人活一世是要有规矩的。他还列举了许多的“老规矩”: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不许用筷子敲盘碗,有乞丐之嫌疑,在外吃饭这叫骂厨子。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嚼。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吃饭时,手要扶碗,决不许一只手在桌下。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必须问:给您再添点?

  上人家串门,敲门时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的拍门属于报丧。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此外,还有不许咋咋呼呼,不许嘬牙花子,不许斜着眼看人,老话说眼斜心不正。不许撸袖子挽裤腿,不许抖腿,所谓男抖贱女抖浪……

  老规矩PK熊孩子:

  市民叫苦不迭叹太难

  郭德纲列出的“老规矩”,现实生活中还能否被“严格遵守”?因思想活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不走寻常路”的熊孩子们能否接受这些规矩?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20位已为人父母的“70后”、“80后”市民。超过八成市民表示“要用老规矩来教育现在的娃,很有难度”。

  “就因为吃饭时候不能抖腿,我小时候被我爸的大手掌狠狠拍过几次,以后再也不敢了。”看到上列出的“老规矩”,80后市民阿昌深有感触。而已做爸爸的他,也向记者坦言,“让‘熊孩子’执行,估计很难。”

  “平常,孩子边吃边玩也行。至于不能乱跑,那就更难。”说起吃饭时的座次规矩,“70后”市民张先生就为孩子吃饭头疼,常常是熊孩子跑到哪,一家人就追着喂到哪,哪里还来得及讲规矩。

  至于不许“斜眼看人”,市民赵女士说,“现在的‘熊孩子’,压根不正眼看人!”她说,有次自己去同事家里做客,同事家的孩子一直低着头玩ipad,就连送给他礼物也只是轻轻抬起头嗯了一下。

  专家意见:

  “老规矩”应有所扬弃

  一板一眼的老规矩是否还能适应现代的学生教育?对此,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 招生办)文学博士、古代文学专业导师焦福民。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虽然郭德纲先生里提到的老规矩看似死板和教条,但仔细读来,一条条都阐述了行为处事的规范、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个人认为应该对此采取扬弃的态度,里面的精髓如尊重长辈、做人诚信、谦虚好学等应该保留并发扬光大。”

  据焦博士介绍,他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基本上是按照“老规矩”一条条来的。“比如过年过节的时候回老家,座次要按照长幼次序来排列。在长辈没有动筷子的时候,小孩子绝对不能开吃。长辈在场的时候,第一份饭菜要先奉送给长辈。在和长辈交谈时,要问有所答,恭敬回答。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要诚实待人。”焦博士强调,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只有从小“明明德、讲诚信”,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网友声音

  @陌上花:正是有了这些老规矩,礼仪才得以传承。虽然小时候没少因为这些被骂,但是感谢父母教养。

  @月的前任是极品:这种规矩太多了,小孩子的天性就很容易被制约,少年老成是病,是悲哀。

  @钟了个翔: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我的父母从小教育我所谓“规矩”不过只是参考……让我总能跳出思维定式找出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文/记者 杜萌)

(广州日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军训后不再穿? 军训服成“一次性用品”?  ·游客:科学馆似“博物馆” 设备为啥常年不更新  ·《汉语拼写方案》出炉,方便老外学中文  ·北京教育考试院:明年高招七类考试时间确定  ·“最美”新生报到 大学礼遇有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