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2岁单身母亲:生命倒计时 她欲捐遗体 夏玉霞9月开始出现腹积水,腹部仿若身怀六甲。记者苏俊杰 摄 109 救助对象:夏玉霞 42岁,患胃癌。听说她卖房治病后,外籍未婚夫断了和她的联系。她现在采用保守疗法,但难以负担药费,决定在广州捐献遗体和眼角膜。无法看着两岁大的儿子长大,成了她最大的遗憾。 她是一位年过4旬的单身妈妈,也是一位癌症患者。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后,她有心再步入婚姻殿堂,剖腹产子时才发现卵巢上有恶性肿瘤,随后被确诊患有胃癌。正当她积极治疗时,外籍未婚夫却与她渐行渐远断了联系。当生命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她想在广州再次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不满2岁的儿子。 产子后被确诊胃癌 在毗邻广州的黄岐陈溪新村,42岁的夏玉霞暂居在一间出租屋内。除了去广州一家医院开药、复诊,她大多时间几乎足不出户。她现在以绣十字绣为生,无法久坐的她,一幅绣品往往要很久才能完工,但为了生计所迫,她硬是撑着。疼痛难忍时,电子相册里儿子灿烂的笑容给了她莫大的精神力量。 去年2月9日,41岁的夏玉霞从广州回到江苏盱眙老家接受了剖腹产手术,顺利诞下一子。就在即将缝合肚皮时,医生发现她的卵巢上有一个肿块。“上面血管丰富吗?”得到医生的肯定答复后,躺在手术台上的夏玉霞心凉了,平时就留心医学知识的她隐约明白怎么回事。手术中,她的卵巢及输卵管被切除。而随后肿块的切片病理分析显示“恶性肿瘤,非原发性”。全面检查后,夏玉霞被确诊患上了胃癌。 一个星期后,夏玉霞的胃、脾和部分肠组织被切除。想着嗷嗷待哺的儿子芽芽(化名),她硬是熬过了十几次化疗,“那种康复状态算得上是奇迹。” 外籍未婚夫归国不复返 夏玉霞说,她曾经有过一段婚姻,22岁那年生下了女儿小惠(化名)。女儿2岁大时,她与丈夫离了婚,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我的性格比较要强。”在双亲过世后,她早早离开家乡去打拼。带着年幼的女儿,她在齐齐哈尔一住就是多年。泥瓦匠、木工、摆地摊卖菜、卖水果……吃尽了苦,她靠着攒下的积蓄开了一家日杂店。“30岁左右时,我也算得上是个‘小富婆’,有车有船有房。” 考虑到女儿还小,离婚的十几年里,夏玉霞没有想过要再婚。“遇上金融危机,资产缩了水。”2008年,夏玉霞来到广州发展,而15岁的小惠回到了盱眙老家打工。 在广州,因为工作关系,夏玉霞和小自己7岁的外籍男子尼克(化名)渐生情愫。夏玉霞说,他们已经有了长远规划,“在老家贷款买了房,准备结婚生子。”夏玉霞在老家待产时,尼克回国办签证方面的手续,回来后两人打算领结婚证。 骤变发生后,夏玉霞在电话里告诉了尼克实情。没想到,尼克对她花光积蓄卖房治病的举动难以理解,两人渐行渐远,后来直接断了联系。 放不下女儿和两岁儿子 去年3月,病床上的她得知自己“生命仅剩3个月”时,决定在身后捐出遗体。半年后,她收到了南京红十字会颁发的《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 因为术后情况一直很好,夏玉霞带着芽芽回到了广州生活。没想到的是,今年8月,一纸复查结果打破了母子俩的幸福生活。“癌细胞复发转移了。”夏玉霞说,她从9月开始出现腹积水,她时常疼得难以入睡。这一次,她选择了保守治疗,“虽然看开了,但还是想尽可能多陪陪孩子。” 20岁的小惠和不满2岁的芽芽是夏玉霞心中的挂念。“他连爸爸也没见过,妈妈也要离开了。”而这个单身妈妈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芽芽,不能亲眼看着孩子长大是她最大的遗憾。 面对生命的倒计时,夏玉霞担心无法及时赶回老家,想在广州再次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对她来说,决定捐献不仅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精神财富,还想回馈社会。“也许能帮到他人,能让别的妈妈不再抱憾。”(记者张丹羊) (广州日报 张丹羊)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军训后不再穿? 军训服成“一次性用品”?
·游客:科学馆似“博物馆” 设备为啥常年不更新
·《汉语拼写方案》出炉,方便老外学中文
·北京教育考试院:明年高招七类考试时间确定
·“最美”新生报到 大学礼遇有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