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0月5日电 (记者姬少亭 吕梦琦)被称作“来自未来的人”的一些中国科幻作家在此间表示,科幻不仅仅是小说,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未来导向”的思维方式曾经、正在、并将要改变人类的生活。 “科幻不仅仅是小说,更是思维方式。”刚刚获得2013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新锐作家奖的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说。星云奖颁奖典礼4日在太原举行。 曾就职谷歌、现就职百度的陈楸帆说,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赴中关村集体学习,倡导创新驱动。百度作为高科技企业,对此格外重视。“我的上司来找我了解科幻。他发现有的专家在讲解大数据时,涉及现有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讲到未来趋势就讲不太清楚。于是他就想到了科幻作家。” 陈楸帆说,科幻作家有一套“What if”(如果……那么……)的思维方式,通过基础假设,推演逻辑和情境,以及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来预言未来会发生什么。 陈楸帆认为,这套科幻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梳理出清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他举例说,微软的底层架构很发达,但在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其原因是缺乏用户和产品互动的想象,这一点恰好是谷歌的强项。 “在谷歌总部,许多工程师都是科幻迷,他们的书架上有很多科幻小说。”这位“80后”科幻小说作家希望能把作家、学者、科学家、企业家等几方面的角色联系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科幻思维方式,开展训练或培训,拓展人们的想象力。 这一构思与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的想法不谋而合。吴岩希望,通过联合科幻作家群,为企业等机构开拓思路、预测未来服务,逐渐实现科幻思维在现实中的应用。 事实上,很多新技术发明都受到科幻思维的影响,例如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谷歌眼镜,能够预知疾病可能性的基因检测,以及随时准备把普通人送上太空的SpaceX公司的太空计划。 清华大学(招生办)教授刘兵说:“科幻能够去想象科学不敢去想象的许多事情。” 中国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称,科幻作为一种思想方式,正在社会中日益引起重视。但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它对现实有什么作用。 “科幻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和文学的灵动性,它吸收了这两种思维的优势。西方很早就开始重视这种思维方式。美国政府部门就曾邀请科幻作家去做咨询,帮助官员和专家开阔视野。今年,国内一些部门也请科幻作家去提建议。我也接到了邀请。” (姬少亭 吕梦琦)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放假了 也要让师生吃上可口饭菜
·中宣部等三部门推荐 百种优秀图书受青少年欢迎
·无障碍交流者不超5% 三四岁学英语该学什么
·预算80元大学生拟穷游6城市 心灵满足不打折
·“十一”长假别忘了多陪孩子聊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