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秋凉起添衣要适度 中医说“冻一冻”也是养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01 13:26
分享到:

  随着冷空气的南下,上周,杭城下起了阵阵秋雨。一场秋雨一场凉,让秋季更添几丝凉意。

  俗话说“春捂秋冻”,在中医眼中,体温下降利于人体阳气内藏(冬藏),秋季六节气的养护调节重在着装和保暖,切不可因着装单薄而受凉,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办公室主任裘生梁说,秋冻,就是“秋不忙添衣”,但这要看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死搬教条,怎么冻、冻什么部位大有讲究。

  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衣被要逐渐添加,但不可一下加得过多,捂得太严。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晚秋,穿衣可略少,有意识地让人体“冻一冻”,但要有限度,以自己能接受、不会“冻”出毛病为度。

  裘生梁说:“晚秋少穿一件衣服,为的是避免因多穿衣服产生热汗,汗液蒸发,阴津耗伤,阳气外泄。这是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也为冬季藏精做好耐寒力的准备。”

  民间俗语曰:若要小儿安,须带几分饥和寒。裘生梁解释说,微寒的剌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

  除了儿童可以适度冻一冻,医生认为,成年人在秋季也需略带寒,而这个“寒”的尺度,要根据个人体质自己掌握。至于老人,对“受冻”的选择就得十分谨慎了,但是缓慢添衣还是可取的。

  另一方面,裘医生表示,注意初秋切勿过度御寒,把自己严密包裹,“天刚有凉意,外出时再加棉帽套头,口罩捂嘴,以为这样便可平安无事,这其实是在削弱自身的抵抗力和耐寒力,使身体变得弱不禁风,成了温室花果,会三天两头感冒发烧。”

  中医口中的“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医生将其引申为秋季的一种养生法则,如睡觉不要盖得太多,多盖容易导致出汗伤阴耗津。

  裘生梁告诉记者,秋冻培养的是耐寒力,这是抵御疾病的一种抗力,尤其在冬季更重要。耐寒锻炼,应该始于初秋,可循序渐进地坚持,从冷水洗脸、擦身,到冷水浴,直到冬泳。

  附件

  秋季穿着注意事项

  秋装要宽紧适度、长短大小适宜,穿在身上感到舒适,不宜露臂、露胸、露腿。穿着纯丝或纯棉织品或混仿品面料的外衣裤,既可防秋凉,又能防燥热,质地柔中有刚、软中有硬。

  秋凉切勿急加衣,老年人可适时加厚衣服。秋天的早晚凉,要注意别让“背”和“心”凉着,必要时可先穿上夹背心或毛背心。

  由于秋季出汗较少,一些人对贴身衣服的换洗就不太勤了。其实,秋天皮肤易干燥、脱屑,更应定期换洗。(记者 陈素萍)

  (钱江晚报 陈素萍)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阳台护栏突然脱落 1岁半男童六楼坠下生命垂危  ·大学生宿舍翻修3月 设施简陋遭微博吐槽(图)  ·中国儿童中心:全国“双有”活动吸引数以万计  ·农民工子弟学校立交桥上搞体侧 当事校长停职  ·《红楼梦》后28回手稿回中国被指存3大疑点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