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位市民讨论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的话题时,邹先生讲述了他一个亲戚煞费苦心教育儿子的经历。因儿子生性懦弱,稍有点磕碰就哭鼻子,今年5岁了,见到邻居都还会害怕地躲在父母身后……为了让儿子变得坚强一点,妈妈买来一大堆“金牌”,天天找理由给儿子颁奖。(9月25日《南昌晚报》) 为人父母能够吸收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固然是好事,但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教师一样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因而难免会在子女的教育上受到挫折。孩子生性懦弱,父母适当的给予鼓励,逐渐帮助孩子树立起信心自然可取,但天天以金牌“引诱”孩子变得坚强和勇敢,这未免有点自欺欺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即便是夸奖和表扬也应把握好方式和时机。方式不对、时机不成熟都有可能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受影响,这是家长们最不愿意的。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激励比奖励更有效,也更合适。激励首先是寻求时机来激发孩子的发展动力和求知欲望,然后再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奖励。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因奖励而奖励,而是以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为最终目的。如果时刻都以奖励作为对孩子进步的认可,这种奖励首先缺乏激励孩子再次行动的欲望,也易使孩子对已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从而束缚了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家长们应意识到,孩子的发展是持性的、不断向前的,因而凡是只停留在现阶段或者只对孩子过去所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都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好父母应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而激励孩子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奖励更多时候是一次性的,反复如此还可能导致此种强化的效果减弱。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作为教育的起点,激励也好,奖励也罢,都应注重孩子的持久发展潜力,这才是真正的好家教。王瑶 (沈阳日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郑大5保安考上名校研究生 励志故事令网友“惊呆
·7岁养女承诺为瘫痪养母送终 婚后与丈夫尽孝
·东大食堂独门绝招“面霸江湖” 网友:经济又划算
·At liberty 自由,随意
·学好英语 让孩子去上海自贸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