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 城里的户口“不吃香”了 大学新生报到,户口到底转不转,家长们很犹豫。昨天,记者从多所高校获悉,如今把户口迁到学校来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 武汉大学( 招生办)保卫部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的陈老师一直从事户籍管理工作。他说,十年前,大学生都争着把户口转入学校,而这两年来把户口转到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截至今年上半年,武大全校5.8万名学生,把户口迁到学校来的只有2.5万人。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的情况也差不多,这两年来,迁户口的学生比例也在45%到50%,且呈下降趋势。 在三本院校及高职院校,将户口迁到学校来的学生就更少了。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去年3900多名新生报到,只有261人将户口迁到学校,今年4000多名新生,目前只有100多人迁了户口。 按照现行规定,大学新生户口迁移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迁也可以不迁,大多数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也会注明这一点。 现如今,大学生们为什么大多选择不迁户口呢? 武大保卫部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陈老师分析,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是农村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而学生一旦把户口迁到了城市,就再也迁不回去了,自然也就享受不了一些优惠政策。而十年前,能拥有一个城市户口是很风光的事情,农村孩子自然巴不得把户口迁到大城市。另外,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学生,自然不会把户口迁到武汉来。 武科大城市学院户籍办公室文远沛老师补充道,现在城镇化发展很快,考虑到拆迁补偿、当地福利等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学校。而居住证等便民措施的出现,使户口的功能逐渐弱化。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生金融专业大一新生张兰来自十堰云溪,她选择把户口留在户籍所在地。“我觉得自己以后回十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现在转了以后又得转回去,来回折腾太麻烦了。”(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王茂莲 蓝静 刘畅) (武汉晚报 屈建成 王茂莲 蓝静 刘畅)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状元村的教育账:300户人家200户贷款供孩子上学
·浙大研究生摆出自助菜摊 创意很妙生意却很淡
·北京拟在117所学校进行学生课业负担督导监测
·大学生村官要减少“结构性错配”
·男童偷600元失踪两天 母亲罚他跪桥头体验羞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