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九成大学新生要家长护驾 独生子女何时独立(图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18 09:54
分享到:

九成大学新生要家长护驾 独生子女何时独立(图)

  天津大学在校体育馆中搭设200余顶“爱心帐篷”,为前来报到的外地新生家长们免费提供住宿。 新华社 图

九成大学新生要家长护驾 独生子女何时独立(图)


  2013级本科新生报到日,一名新生家长帮忙搬运行李。

  新华社图

  每到秋季开学,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生的同时,也迎来了护送的家长。商报记者在重庆大学( 招生办)、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调查发现,由家长护送到校的学生比例竟然高达九成左右。

  其实,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没必要送”。为何每年大学新生报到,护送队伍不减?是家长的溺爱,还是应试让孩子们丧失了独立能力?

  新学期开学,各大高校迎来天南地北的新生,随他们而来的还有护送的家长们。有的是父母齐出动,有的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加入护送队伍……

  现状

  送孩子上学全家总动员

  9月6日,在西南大学迎新操场上,年过七旬的陈婆婆独自坐在学校临时搭建的移动帐篷里,静静地凝视着远方,旁边是忙着注册登记的大学新生。

  “我自己要来,但来了却发现帮不上忙。”陈婆婆告诉记者,她唯一的孙子今年考上了西南大学,一家人从成都坐动车送孩子来报到。到了学校后,她儿子和儿媳忙着安顿孩子去了,只有她百无聊赖地等着,“要是不让我来看看,我心里始终放不下”。

  而在操场另一边,满头白发的陈克今年已80岁,在迎新志愿者搀扶下缓缓走进操场。陈克说,他头一天跟着女儿一家从河南飞过来,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帐篷内等着。

  新生小胡坦言,他直到高中都住在家里,几乎不会家务,“如果我妈妈不来帮忙布置一下,估计我报完名又得回家住”。

  9月7日,在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报到处,从江苏送女儿来渝上学的张先生说,女孩一个人出远门不放心,加上带的行李多,家人商议后,决定由他护送女儿来重庆。

  校园周边宾馆房价翻番

  家长一路护送成本不少。从武汉送孩子来渝上学的侯先生说,还没报到,他和孩子的机票和住宿就花了3000多元,“完了我要坐飞机回去,总共起码要花4000元”。

  7日9点过,刘于菲就在妈妈和外公陪同下到了学校。她说,一家人花了300元包辆私家车从成都到重庆,中午一起吃了顿饭,花了100多元,晚上,妈妈和外公要再包辆车回去,还得花300元,来一趟要花近800元。

  而从重庆出发去北京读书的刘梦熙一家更“夸张”,8日,已从北京返渝的刘梦熙的父亲告诉记者,这次送孩子,一家人花了万多元,我们一家五口(含爷爷奶奶)提前一周去了北京顺道旅游,光机票钱就接近一万元,还有住宿、景点门票等费用。

  而在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校园内,不仅有人打出家长宾馆招牌,甚至还有提供市区一日游的。

  由于在附近没找到宾馆,来自江苏的张先生当天晚上就准备搭飞机回家。来自湖南的温先生在陪女儿注册完后,也没在大学城找到宾馆,他决定搭车去沙坪坝住一晚,女儿则留在学校。

  “开学前一周基本上就没空房间了。”重庆师范大学(招生办)附近某宾馆老板介绍,他的宾馆有20多个房间,一周前就住满了,新生报到来送的家长多,这是他们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淡季60元一晚的房间,现在要100~120元。”该老板称,房间价格比平时差不多翻了一番。

  调查

  九成左右新生有家长送

  9月5~8日,我市高校迎来第一个新生报到小高峰,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新生陆续报到注册。记者对130名新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九成新生由家长护送到校。据几大高校迎新志愿者介绍,家住重庆或四川的新生,一人前来报到的情况较多,家远的一般都有家长护送。

  9月5日上午9:30~11:30,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迎新处报到的48人中,有43人在家长陪伴下到场,约占90%。

  9月6日下午1:30~6:30,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迎新处有28人报到。其中24人有家长来送,占比约为85.71%,有家长护送的新生中,男生8人、女生16人。

  9月7日早上8:00~晚上8:00,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共有54名新生报到,只有5人没有家长送,占9.3%,49人有家长送,占90.7%。

  超五成学生不愿家长送

  在接受调查的家长中,80名家长表示“理性上应放手”,约占70%。送孩子去西南政法大学报到的朱先生表示,本来他支持给孩子独立成长空间,但最后因为“不放心”选择驾车送行。

  “那么多行李不可能让孩子一个人拿,况且这是他要学习四年的地方,我们还是该来看看。”新生家长张克说,送孩子到重庆大学后,他差不多扮演了一个“棒棒”的角色,其他事帮上忙。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希望家长护送。在接受调查的130名新生中,约56%的人表示,不用父母送,自己可以搞定。“他们坚持要来,就来呗。”从北京来渝读书的新生张婉萸说,她学习、生活上的事多会遵照父母的安排。

  原因

  儿行千里母担忧 心里难割舍

  其实孩子不想家长送,但为何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依然这么多?

  调查中,近九成家长认为“孩子很少独自出远门,不放心孩子一个人来”。近半新生也承认,很少一个人出远门,不熟悉怎么坐车也不太敢独自去学校。从浙江嘉兴来重庆上学的顾雯丽说,这次爸爸妈妈都请假来送她上学,“女生嘛,父母都不放心”。

  “在父母眼里,孩子不管多大都是孩子,所以很多家长在情感上无法放手。”重庆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蒋研川说,从家长们回馈的意见来看,不少人从理性上接受单独让孩子报到,但感情上却难真正放手。

  “家长送孩子来大学报到不能简单地视为溺爱。”本土新派教育专家陈志林认为,受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做父母的都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心理。尤其是现在的大学新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对家长的陪送现象,不要一味否定。”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赵昆生表示,陪送中,家长可能会教孩子解决一些突发问题。如经济状况、时间允许,陪送也可理解。

  孩子独立能力差 问题在应试

  “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缺少的不是独立意识而是独立能力。”陈志林称,现在的独生子女,在他们中学之前,所有事情几乎都由父母包办。家长过分呵护并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无法适应大学生活。

  “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家长就会少些担忧,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蒋研川也认为,家长们“不放心”,值得学校和全社会反思。

  陈志林认为,应试教育迫使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不得不终日埋头于书山题海,为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而伏案疾书。衣食住行几乎都由家长或老师操办,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接触、了解社会,缺乏其他方面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由于在目前的社会评判体系中,学习成绩成为“唯一标准”,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教师和学校,出于各自目的往往越俎代庖,包揽原本属于学生能力范围内该做的事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以至于简单的大学报到都要“全家总动员”。

  建议

  “松绑”应从教育方式入手

  在湖北大学今年的迎新现场,“拼团报到”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新生罗旭飞、马先杰、张发英三人结伴,从贵州省贵阳市一起乘火车到达武汉,没有让父母陪同。

  蒋研川建议,如果家长坚持陪送孩子到学校,不必在帮忙打扫卫生等琐事上花精力,可尝试与孩子一起了解学校及生活环境,帮助孩子较快地融入新环境。

  “学校安排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帮助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家长完全可以放心。”重庆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各高校在开学期间都有专车到火车站等地迎接新生。

  赵昆生认为,温室的花朵很难经受风吹雨打,孩子终究要进入社会,他们必须学会独立面对、处理一些事情。对上大学的孩子,应该放手让他们逆风前行,给他们一片独立的天空。当然,从根源上说,不能仅以成绩好坏评价孩子,应该从教育方式入手“松绑”,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重庆商报 记者 廖娴雅 实习生 蒋叶梦)(华龙网)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状元村的教育账:300户人家200户贷款供孩子上学  ·浙大研究生摆出自助菜摊 创意很妙生意却很淡  ·北京拟在117所学校进行学生课业负担督导监测  ·大学生村官要减少“结构性错配”  ·男童偷600元失踪两天 母亲罚他跪桥头体验羞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