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代课老师自杀事件追踪:待遇、身份都是“痛点” 近日,云南昭通一代课教师疑因25年教龄不被认定而自杀的消息,引起社会对代课教师这一群体生存现状的关注。 代课教师疑因教龄不被认定而自杀 今年7月17日,从22岁就开始代课生涯的盐津县落雁乡代课教师程兴贵的遗体在村子附近的小河内被发现。此前一段时间,现年已58岁的他一直为自己的代课教龄申报而四处奔走。 今年3月28日,云南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老师遗留问题。根据指导意见,这一工作有个人申报、身份认定和教龄审核、乡校村三级公示和待遇兑现等多个步骤。 据盐津县教育局介绍,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教龄的认定需有物证,如工资花名册、合影、原始备课本、奖状等,或者人证予以证明。 根据统筹安排,8月31日前,当地要完成所有申报人员的身份和教龄审核认定工作,并进行县、乡(镇)、校、村四级公示。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代课、民办教师证明材料或证人暂时无法完全提供,认定工作实行分批次核实、确认。 代课老师自杀事件发生后,昭通市教育局和盐津县委、政府组成了调查工作组。调查组认为,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当地工作人员有违规违纪行为。 调查组认为,由于在审核程兴贵教龄时只找到了17.5年的工资表册,其本人没有继续向落雁中心校提供有效物证或人证,与其口述的25.5年教龄无法对应。按照程序,缺少物证、人证的包括程兴贵在内的9名申报对象被列为第二批核实认定名单。 “虽然还不能肯定代课老师程兴贵自杀或只是因为教龄问题,但他想得到认定,这是肯定的,一次性补偿对于生活拮据的他来说是个大数目。”昭通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有的事几十年过去了,当时一些档案管理不规范,所以增加了一个自己申报的环节。出现自杀的事件,是一个个案,但警示我们政策执行要更加到位、更注重细节。” 身份、待遇的历史之“痛” 程兴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没有立即换来教龄的认定,其教龄审核还没有定论。可这样的一个代价反映了广大农村地区代课教师们长久以来的诉求和梦想—期望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代课教师,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部分教师群体,一般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和相关福利。如今,少数代课教师“代转正”,大部分代课教师被辞退,而在教师紧缺边远贫困山区,代课教师还在坚守与等待。云南不少农村学校都是一个代课老师守着一群孩子。 数据显示,目前在云南省约有辞退的代课教师15万人。没有社保、医保,低廉的薪水令他们家徒四壁,很多代课教师是用他们的青春年华支撑着农村教育。 “应该充分肯定,几十年来,广大民师、代课教师扎根山区、边远地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曾多次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基层民师和代课教师困难情况的云南省昭通市教育局局长平锦说。 近些年来,“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一直在进行。教师法颁布后,不符合教师条件的代课教师就更多了。近十年来,也存在因校点撤并需要辞退的民师和代课教师。此外,部分代课教师因为待遇较低,外出打工自动离职或转为村社干部等岗位。正常辞退的民师和代课教师作为临时用工予以辞退,少数地方曾给予微薄的辞退补偿。 据调查,农村代课教师待遇严重偏低,转正没有政策依据。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代课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500元,与公办教师待遇比较悬殊很大,仅及公办教师月平均工资的五分之一。 云南仍有1万多代课老师 2011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重视代课教师在历史上的贡献,对解决代课教师待遇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此后,云南省相关部门进行了紧锣密鼓的调研工作,到各州市县走访、慰问,广泛听取专家和代课教师代表意见,最终形成了云南省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师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 李炳泽说,以前农村代课教师只能参加新农保,现在根据方案有了一次性补偿,还可以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代课教师纳入国家保障体系,这比单纯的涨工资更科学。 目前,因偏远农村师资力量匮乏等实际需要,云南仍然在岗的代课教师还有1万多人,这部分人的待遇也得以提高。 据介绍,教育部督查组对云南考察后表示,云南的相关政策为全国覆盖最广、措施最多、力度最大、解决最彻底,对已故代课教师也同样作出了补偿。 “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代课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但农村教育的发展仍然让人担忧。”云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说,在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偏远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区,外来教师不愿意去,吃不了那个苦,当地教师向外走,想有更好的发展。代课教师艰难撑起孩子们的一片天,仍然是一个清贫群体。(记者李怀岩) (新华网 李怀岩)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云南代课老师自杀追踪:待遇、身份都是“痛点
·评论:大学校名可寻求商标保护
·黑三轮成学生接送车 一辆车上挤6个孩子(图)
·评论:“开门”出题更接地气
·评论:完美教师“课好”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