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奶奶和她出资修建的桥 图片来自@微昭通 #昭通好人#【昭通盐津61岁村妇为30多个娃建了一座桥】一位61岁的农村老人,为了让家乡的30余名学生能够在上学时不再蹚水过河,她拿出了自己积攒的钱,在小河上修建了一座爱心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投入资金一万余元、一座长10米、宽2米的钢筋水泥桥梁建成了。 春晚小Q @微昭通提到的这位老人名叫陈绍友,家住盐津县牛寨乡敦厚村。村子和敦厚小学之间隔着一条河,一到雨季,河水上涨,村里的孩子们以及敦厚小学的老师们都要从这里蹚水过河,直到三四年前她出资建桥,这个现状才得以改变。她说:“桥建好之前,我整整揪心了20年。” 惊心 孩子上学要过河 陈奶奶介绍,记得20年前的一天,正逢涨水,一位老师过河时她的丈夫去接她,夫妻两个都被河水冲走,所幸冲了段距离被一个大石头挡住,被村民救起来。 “最可怜的是那些过河上学的娃娃,有家长接送的还好些,没家长接送的只能两三个手拉着手过河,有时河水淹齐腰深,相当危险,我看着心里急啊!”陈奶奶说,从那时起,她心头就想着:“等哪天有钱了,我一定要带头在河上修座桥。” “4年前,我家的地被砖厂征收,我得到1万多块钱,儿子儿媳想带我出去耍耍,但我一直挂着修桥的事,正好钱也有了,就想着赶快把桥修好。” 爱心 修好桥心里踏实了 “听说要建桥,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特别是我们这些学生家长,终于盼到了,高兴都来不及。”小儿子在敦厚小学上五年级的龚先生告诉小Q,他经常在外打工,接送孩子过河的事情就落在了妻子的肩上。 陈绍友买来钢筋、水泥后,学生的家长们、村民都赶来帮忙,设计的、架模的、背石头的、拌水泥的、轧钢筋的……有上百人参与建桥。 “大伙儿出工出力,我儿媳做肉做饭供吃。”陈奶奶说,1个月左右桥就建好了,桥长约10米、宽约两米,离河面高约5米,桥建好三四年以来都没出什么问题,但今年六七月当地发生特大洪灾,把栏杆冲毁了。后来她又把攒下的3000多块钱买了钢筋、水泥,在村民的帮助下重新修了栏杆。 如今,桥上人来人往。陈奶奶说,出资修桥,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看着孩子们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过河,她心里就踏实了。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云南代课老师自杀追踪:待遇、身份都是“痛点
·评论:大学校名可寻求商标保护
·黑三轮成学生接送车 一辆车上挤6个孩子(图)
·评论:“开门”出题更接地气
·评论:完美教师“课好”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