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学业“打酱油”现象并不鲜见一些人进了大学就像进了保险箱,学习动力急剧下降。目标的错位,自我的迷失,使得大学“酱油党”们浪费了青春,虚度了光阴。 实际上,除了学生自己要有自制力,树立正确的目标,家长们也不能太溺爱孩子,让他们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更应该反思的是高校,加快自身各方面建设的同时,应加强管理,让学业对学生有更大吸引力,让管理对学生有更强管控力。希望校园里的“酱油党”越来越少,不虚度光阴,才对得起宝贵的青春年华。 学生论坛 “打酱油”不如“装满油” 济南大学 谢菡菡 我是一名研究生,对我来说,学习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辛辛苦苦走过来的。 高考()失利,我只能选择专科。走进大学的第一天,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升本考研(),所以我要比本科生付出更多。在大二那年,我以第三名的成绩升了本科,本来可以松口气,但是我知道,我的本科已经比别人晚了,必须更加努力。 每年我都是班里的前三名,还拿到了在校期间可以考的所有证书,除此之外,我还大量阅读课外书,尤其是与政治历史有关的书籍。大四那年,我决定考研究生,但是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还是没能如愿考入我向往的学校。 毕业后,我带着一颗不服输的心边工作边学习,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研究生,并选择了我最喜欢的政治专业。现在我是一名研二在校生,依然保持着本科时的上进心,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我越来越觉得,学习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知道自己不是个很聪明的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浪费,我更知道,我绝不能像有些人那样去“打酱油”。我所能做的,就是一点一滴让自己“装满油”,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信心进入社会去打拼。 一名“酱油党”的悔悟 曲阜师范大学 邢晓飞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很惭愧,以前我也是一名资深“酱油党”,对于上课是有机会就逃,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逃,尤其是喜欢“欺负”脾气好不点名的老师,有的课程结束了,连老师的模样都没有记住。 回想以前种种逃课行为,我感到深深的后悔和自责。虽说每次考前下工夫猛背也能通过考试,但有时回顾学过的东西,脑中空空如也,极为羞愧。作为一名过来人和自作自受者,我奉劝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踏踏实实学好自己的专业,莫做“酱油党”。我现在开始努力迎头赶上,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对自己负责 嘉兴学院 郭晓艳 进入大学,发现很多作业可以直接抄,很多课程可以随便逃,很多论文可以小组共同完成,甚至是期末考卷。于是,遇上了积极活跃的小组长,成全了消极怠工的自己,很多大学生顺利地搭上了“便车”。 那些写了自己名字的作业,其实自己什么也没做;那些从百度上直接下载的资料,没有自己任何的思考;错过了课堂上老师的精彩言论,只因自己沉浸在小说、网络、梦乡里。晚上下不来的网,早上起不来的床,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写照。 我曾经也搭过“便车”,打过“酱油”。但是现在,我开始认真听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和实践,面对问题先思考再去参考网上资料。作为大学生,应该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更应该对自己负责。我们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让人生更有意义,所以绝对不能应付。不要“打酱油”,放弃“搭便车”,坚持下来,你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也不能全怪学生 我发现学校里最大的“酱油集团”就是打游戏的。有人玩游戏通宵达旦,一两点钟睡觉算是比较早的,沉迷于“魔兽世界”“DOTA”等游戏中。白天上课就睡觉,下课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学业情况可想而知。 我问过好几个经常通宵打游戏的室友:“成天打游戏,以后咋办?”一个同学回答:“我就是在学校里玩几年,家里那边都安排好了,毕业以后直接工作。”其他几个经常打游戏不学习的情况都差不多。家长把孩子放进了保险箱,孩子不愿学习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的时候课程学不好纯属被“逼”的。我大学第一节课是《军事理论》,我兴致勃勃地拿出笔记本准备做笔记,谁知那个老师一口不知道哪里的方言,所有同学就像听天书一样望着他,一节课下来,我只听懂了“迫击炮”和“淮海战役”几个字。 面对这样的老师,学不好、不愿学能全怪学生吗?还有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许睡觉,每次上课都要点名,自己却照着课本念,学生面对此类“催眠术”,实在无法抵抗,趴倒一片。更有老师怕课堂太乱,直接告诉我们只要不说话,做什么都行。遇到这样不负责的老师,想学习的学生啥也学不到,“打酱油”的学生则如鱼得水。 旁观者言 高校不要“卖酱油” 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 高立国 最近,某高校劝退了多名成绩差、学分不达标的学生,这无疑给“打酱油”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 诚然,确实有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往日“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劲头,变成了无所事事的“混文凭”,但高校在“劝退”的同时,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卖酱油”。 我国高校现状是“严进宽出”,“混”个大学文凭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难免沦为“打酱油”之地。同时,许多高校教师都认为大学学习主要应靠学生自觉,但事实是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想观念、适应能力等都与以前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进入大学后,容易出现无所适从、贪玩享受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管理松散,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大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或许就只能“打酱油”了。 再有,高校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口味”?目前,在部分高校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东倒西歪,一些所谓的“实用专业”也多是仓促上马,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把精力放到了考各种证上,课业干脆就“打酱油”了。 针对大学生“打酱油”现象,高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使课程设置更符合社会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来人语 切莫“打酱油”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 张伦 毕业十年后又回到高校进修,乐此不疲地在单位、学校、家之间穿梭奔波,时时感觉时间不够用,想想上学那会儿“悠闲”的时光,真是懊悔不已。 1999年,我从农村考入一所重点院校,自以为从此跳出了农门,进了保险箱,毕业后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大一就开始逃课,偶尔上上课,不是坐在后排聊天就是趴在桌上睡觉。 大多数时间里,上午睡懒觉,下午打篮球,晚上在宿舍里熬夜打牌或玩游戏,有时候做做家教挣些零花钱,只是到了期末考试前才熬夜突击应付考试,十足一个“酱油哥”。 四年时间飞快过去,尽管顺利毕业,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我那60多分的成绩单,让我找工作时屡屡受挫,这都是“打酱油”埋下的祸根。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后,我加倍努力,弥补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文史常识,逐渐提高了业务技能和人文修养,在单位站稳了脚跟并略有发展。 后来,办公室里陆续来了7个大学毕业生,大多数人的大学经历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有一届胜过一届的趋势,面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只懂皮毛的他们如同当初的我,无不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这些曾经在大学里“打酱油”的人都认为在大学里还是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博览群书,发展兴趣爱好,打牢专业基础和提升人文素养二者兼顾,切莫“打酱油”,虚度了青春。 老师观点 树立目标最重要 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 吴宝平 在我们学校也有一些同学,上课时经常低着头玩手机,或者抱着笔记本电脑看电影,要不就找个借口心安理得地逃课,根本不拿学习当回事。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独立性差。中学阶段由老师主导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学生依赖性强,而大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更强调学生自学,很多同学对此不适应,没有老师领着就不会学习。 二是厌学心理严重。中小学阶段家长和学校的重压与严管,使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对抗心理,严重厌学。 三是缺乏目标。我们的学生从小被灌输的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考大学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和方向。现在考上大学了,找不到下一步的目标和方向,无所适从。 四是盲目选择专业。相当多的同学报考专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有一次我问比较热门的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什么选择本专业,有人说是“父母给选的”,有人说是“因为好就业”,还有的说是“会计越老越吃香,挣钱多”。而另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的学生表述则基本相同,“谁选它了,调剂的,我将来肯定不干这行”。如果不是出于兴趣,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很可能对学业不用心。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目标,及早规划。成功要靠目标来领航。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从一入学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及早制定一个适合自身情况的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如茫茫黑夜里的导航灯让人目标明确。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才会找准努力方向。这样大学生就会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针对性。 观点集萃 人生是由不同阶段组成的,各个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事情,该做好时“打酱油”,后面的各个阶段都难免会混乱。(半月谈)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赛 港澳组队角
·武大读博收入可望超教授工资 年入十万秒杀高富
·琼海事业单位招考遭质疑 收费70元不给发票(图
·英将对提供海外授课的大学加强审查 以避免丑闻
·广州高校“毕业即失业”人数为去年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