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沭阳小伙全国“寻鞋”十余年 发现了一个特别的“足尖上的中国” 周前进(右)和同伴赵华。两人对鞋子有特别的喜好,13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地“寻鞋”。谷岳飞摄 有的鞋子不仅能穿,还能吃;有的鞋子不仅好看,还有美好的寓意…… 32岁的周前进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喜欢鞋。在这位宿迁沭阳年轻人的眼中,家里最值钱的宝贝就是一双双鞋子了。过往的十多年间,他和一位同伴一起踏遍中国大地,北到漠河、南到海南,西到西藏、东到福建,就为寻找当地老百姓穿的鞋子。令人没想到的是,借由小小的一双鞋子,这两个年轻人发现了一处特别的中华文明所在。实习生陈倩扬子晚报记者谷岳飞 寻找“足尖上的中国” 讲实用 赫哲族的鱼皮鞋不仅轻便透气 肚子饿了还能煮来吃 昨日,在南京新街口管家桥路口,周前进和同伴骑着两辆特别的自行车令人侧目,自行车被装扮成鞋子的形状,远看就像两只鞋子“行走”在大街上。 周前进介绍他们两个是“狂热的爱鞋者”,接着,这位一看就是长期在户外、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年轻人打开背包,一一向记者展示他这些年来收藏的宝贝鞋子。 第一双是可以吃的鞋子。是周前进和同伴在东北找到的,是赫哲族的鱼皮鞋,它是用当地较多的大马哈鱼皮做成的,里面放靰鞡草,平时穿着轻便、透气、保暖,下雨天可当雨靴穿,肚子饿的时候还可以煮着吃,赫哲族称之为“温塔”。 说起鞋子,周前进如数家珍,而在中国南部,他发现当地百姓的鞋子风格和北方完全不同。在海南地区,有一种“木鞋“非常盛行。由于气温较高,用木头做的鞋子,用海南话说叫“志高”。由于海南岛上的气温常年比较高,所以,常年穿拖鞋也可以,加上黎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用木板做的拖鞋简单实用,且不需要用钱去买,深得当地人欢迎。 多彩的民族鞋 新疆的“雪地靴”。 藏族的全牛皮靴要求结实保暖 靴底上的针码不能少于57针 而在西藏,因为藏族居民多住在高原地区,所以他们的鞋子特别注重结实保暖。周前进介绍,藏族有一种全牛皮靴,靴头是用黑牛皮做的,靴头的缝线要求必须整齐,最特别的是,他们的靴底上的针码不能少于57针,当地人解释,这样的鞋子才能更结实保暖。 和西藏的全牛皮靴一样,鄂伦春族的“奇哈密”鞋子也很特别。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区,以狩猎为生,他们的“奇哈密”即皮靴,是用十几条狍腿皮做靴帮,用狍脖皮做底,冬季穿着时需穿上狍皮袜子,既保暖,又使行走轻松舒适。 “最关键的是,穿上奇哈密在雪地上行走时,与积雪摩擦的声音很小,特别适合狩猎。”周前进说。 青海的少数民族鞋子。 讲寓意 壮族宝宝们都穿灵芝鞋 象征灵巧的儿子以后聪明能干 拿出了一双“灵芝鞋”,周前进介绍,在他这么多年寻找鞋子的过程中,经过比较之后他才发现,不少民族对于脚上的鞋子都有颇多讲究和诸多寓意。 “比如壮族宝宝们都会穿一种灵芝鞋”,周前进解释,他打听之后才知,这是因为“灵芝”与“灵子”相通,顾名思义,它有“灵巧儿子的寓意。”穿这样的鞋,是祝福宝宝能聪明伶俐,健康的成长。 而做灵芝鞋也非常有讲究,一般要未出嫁的姑娘来绣鞋上的花。因为未出嫁的姑娘代表纯洁无瑕,是美好,善良,幸福的象征。小宝宝要在周岁这天穿上灵芝鞋,长大之后就会更加聪明能干。 “而白族船头鞋,头部拱起,形似小船”,周前进介绍,这是因为云南白族此前大多是渔民,生活在水上。船头鞋的最特别之处就是它的“船尾”即脚跟的设计,两根绳子来回交叉连接在鞋的后跟处,像是船上的缆绳,说起来这“缆绳”应该是现在鞋带的“鼻祖”。女人的鞋与男人的鞋最大的区别是后面带一块布,寓意是女人的鞋“留后”,有繁衍后代之意。 赫哲族的鱼皮鞋。 怒族的特色护足袜子 是爱情的媒人,也是家庭和睦的动力 怒族有一种特色的护足物品,那就是羊毛袜子。这羊毛袜子还有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叫“阿贝”的姑娘,把她亲手编织的袜子递给暗恋已久的小伙子阿嘎后,小伙子明白了她的心意。两人后来幸福地在一起。阿贝织羊毛袜子送情郎的事很快就被传开,这羊毛袜子便成了青年男女爱情的桥梁,成了不会说话的“媒人”。 现如今,羊毛袜子不仅充当媒人的角色,还是怒族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动力,已婚男子穿上妻子编织的羊毛袜子,即使是远离家乡多少年,他们都会惦记着自己的妻子、孩子,周前进介绍说。 云南白族的船头鞋。 他奇妙的寻鞋之旅 介绍自己搜集过来的鞋子时,周前进一脸的得意,为何他会有这样一个异于常人的爱好呢? 周前进告诉记者,此前他是自行车爱好者,2000年一次户外骑行时,在安徽碰到了他现在的伙伴38岁的赵华,当时赵的自行车后一面“拯救民族文化”的旗子吸引了他的注意。赵华跟周前进讲了自己对民族鞋的兴趣,以及准备开始搜集民族鞋的打算。周前进完全被吸引住了,两人由此开始了民族鞋的搜集之旅。 这些年间,他俩的足迹遍布中国内地如东北、漠河、海南、江苏、四川、安徽及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而像云南,他们更是去了多次。 “我们都是开着卡车,自己带锅煮饭,睡在帐篷里。一般是先打听好哪个地方有什么鞋,然后到那个地区搜集,一般民族鞋都是老艺人在做,我们会带着礼品登门拜访,搜集鞋子。” 那些老艺人看见现在还有年轻人关注他们的鞋子,因而都非常支持,周前进两人收购最贵的一双鞋子也才200元,那是在东北找到的鱼皮鞋。“去彝族地区的时候,有个78岁的老人做的鞋非常精致,但苦于传承无人,我们去了后,老人非常激动,就直接把她自己穿的一双非常精致的鞋送给了我们。” 周前进介绍,得益于这些人的帮助,他俩搜集到很多有民族特色的鞋,如满族的马蹄底鞋、朝鲜族的瓢鞋、哈萨克族的毡筒靴、土族的彩虹鞋等,一共有50多个种类的鞋子。 “寻鞋”的这些年中,一次意外让周前进记忆犹新。2004年他和赵华到云南一处偏僻的山区,结果路途中遇到了抢劫。“那个劫匪是吸毒的,当天喝了不少酒,把刀都架在我们脖子上了,让我们交钱,我们不答应,两人把他打跑了,没想到他随后带了十几个人追了上来,幸亏我们躲在一块玉米地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汉族的小脚鞋。 “三十而立”两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成天却在全国各地搜集鞋子,两人注定被很多人不理解。 周前进说,他3年前结婚,还没有孩子。他和太太目前共同经营一家小广告公司,公司所赚也是他们搜鞋之旅资金的主要来源。“太太很支持我们去搜集民族鞋,因为她知道这是我想做的事情。” 而38岁的赵华,至今未婚,多年忙于搜集鞋子,他也没有去工作。赵华的父母,四川绵竹的一对老农民,开始时很不理解儿子,也想让他赶快找个正经工作,赶紧结婚,但后来老两口转变了,转而支持儿子这个看起来有点特别的“事业”。 随着鞋子搜集越来越多,两人决定在全国“巡游”,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传这一块此前还不为人知的中国鞋文化。“我们准备在每个城市最热闹的市中心,展出我们搜集到的有特色的民族鞋,南京是我们的第一站。前两天,在新街口做了展览,效果不错。”周前进介绍,“在鞋展过程中,我们征集大家的签名,号召共同保护民族文化。” 在南京之后,周前进和赵华准备去上海、浙江、安徽等地进行展览。“在展览过程中,我们也在寻找愿意加入我们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继续我们的保护民族鞋之旅。” “知道赵华的父母为什么开始支持他么?”周前进反问记者,短暂停顿了下,他自问自答:“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后,他的父母慢慢觉得,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说没就没了,因而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重要。” 看得出,周前进对这条理由非常认同,它也应该是这两人13年坚持下来的唯一原因。(中国江苏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教师保护学生被刺3刀:杀死我也不准带走学生
·武汉掏500万帮贫困生交学费 低保子女获助3千
·两少年划小木船长江中玩耍 失控漂流7小时获救
·韩亚空难中国女孩确认碾压致死 美方称是意外
·倆小伙全国"寻鞋"十余年 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