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3月19日专电(记者 李惊亚)据贵州省教育部门的最新通报,截至2013年1月31日,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到期未按时还款比例达到24%,这样高的违约率令人深思。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应该好好补上“诚信”这一课。 寒窗十二载,终于走进“象牙塔”,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等,帮助许多家庭贫困的学子完成梦想,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是维护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既然享受到权利,就得履行义务。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国家助学贷款频频出现贷款回收率低、违约率高等问题,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毕业生,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欠贷,这与当今社会诚信缺失不无关系。 大学四年,老师教专业知识、文化技能,但如何教会学生都讲“诚信”,功夫却下得不够或不到位。虽然有些高校尝试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但这项本应在孩童时期就开设的教育课,被拖到成年之后才来“补”,“补课”的效果如何、是否“晚矣”,有待商榷。 不按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制度上的缺失或不够完善,导致违约成本低,则助长了少数大学毕业生不重视还款甚至成了“老赖”。在国外,贷款违约记录会存在于个人信用系统之中,拖欠贷款者在就业、买房、买车等方面会处处受阻,严厉的惩罚令人望而却步。 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要靠良好的教育。社会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让人不敢失信,另一方面,应从小教育个体,诚信是做人的“底线”,坚守底线更是人之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信是一辈子的事,需随身“携带”。也许,我们的学校还应该开设一门“诚信”课。 (李惊亚)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