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女勇敢面对疾病,期望好心人施以援助。 付希华 前日下午5时未到,梁海明早早急匆匆来到广州南站购买返回中山南朗站的城轨票。入冬以来的冷空气已经南下,这个瘦弱的男人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套,警惕地看着偌大候车厅里那排LED候车提示,生怕错过了车次。 D7645次动车,18:13从广州南开出,19:17抵达南朗。短短一个小时的车程,却让梁海明感到无比的沉重就在刚才,他不得不离开正在广州接受化疗的女儿,只身回中山准备接受淋巴上皮癌切除手术后的复诊。在距离动车开出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梁海明无暇给自己明天的复诊分心:在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后,女儿雯雯接下来的化疗费用无时无刻不让他担忧。 一年前他被确诊患淋巴上皮癌 事情来得太快。在女儿睡下时,梁海明夫妇才有空抽出身来回顾4个月前的那张诊断书。如果可以,他们宁愿选择相信这是个谎言或者梦境。就在一年前,这个家庭刚刚经历过一场不幸,梁海明被查出患有淋巴上皮癌。 34岁的梁海明显得非常瘦弱。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后,他接受了长达一年的化疗。今年8月13日,梁海明记得非常清楚,女儿的病症定格在一纸诊断书中:白血病。一年前的淋巴上皮癌手术和化疗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从此,这个家庭开始奔波在四处筹款的路上。 女儿的病在博爱医院确诊后,有段时间曾十几天高烧不退。梁海明夫妇只得将雯雯送到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妻子心疼丈夫的身体,几次让梁海明回家休息,但他坚持陪在病床左右。 昨天,按照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复诊安排,他从广州回到中山;复查完后,他要回到广州接女儿回家,经过10天休息,这一家三口需要再一次回到广州做5天化疗。 因为自己接受过化疗,梁海明深知化疗过程给一个孩子带来的疼痛。 在病情确诊后,雯雯十几天高烧不退,梁海明夫妇只得将女儿转往广州治疗。刚开始的时候,雯雯吃不惯医院的饭菜深夜喊饿,而这个南朗横门的渔民,在人生地不熟的广州大街转了好几公里才买到一个盒饭,途中曾经接受电疗而损伤的喉咙让他一度喘不过气来。 最难受的是女儿那句“我想上学” 雯雯虽小,但经过两次化疗后,她敏感地察觉到了不安。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同时也懂得如何接受化疗带来的疼痛,接受失去头发是一种习惯。 “打针吃药,做化疗,都很乖。就是偶尔闹着要上学,让我们很难过。”在确诊之前,雯雯已经完成了入学注册手续,如果不是发生意外,她已经顺利成为一年级的学生了。 虽不能正式成为小学生这件事在雯雯心中横亘了很久,但当梁海明的妻子买来书本和练习册时,这个小女孩还是乐了。现在,她最大的生活乐趣就是在算术本上写上答案,或者在画册上画画。梁海明夫妇并不懂得如何更好地指导孩子,他们看到女儿在那些书本上找到乐趣时,也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我出院了要去上一年级。”孩子单纯朴质的愿望,是触痛梁海明最深的那根“刺”。 至于未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梁海明出身在南朗涌口门渔村,一直以来以渔业为生,生活并不宽裕。一年前,梁海明的病症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如今女儿的化疗已经花费了十几万元,这个家庭已经债台高筑。 女儿做完两次化疗后,家里已经欠下六七万元的债,“如果找到合适的骨髓做手术,也要三十几万元的手术费,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得知梁海明一家的困难后,南朗镇相关部门及南朗流管办曾向其伸出援助,但在高额的治疗费面前,后续的治疗费用始终是一道大坎。 “现在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我们怎样都不会放弃她。”因为营养不良,术后的梁海明极其瘦弱,但在女儿面前,他已经忘了自己是个病人。今日,懂事可爱的雯雯已经结束了第二次化疗回到中山休息,10天过后,一笔上万元的化疗费再一次摆在她的父母面前。 许女儿一个健康的未来,梁海明需要更多的温暖,来支持这个家“过冬”。(记者 罗丽娟) (南方日报 罗丽娟)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