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北漂卖菜叔3年写20万字剧本用三代人贫穷激励子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9-18 11:27
分享到:

北漂卖菜叔3年写20万字剧本用三代人贫穷激励子女

  今年40岁的北漂卖菜大叔姚启中,用3年的时间,写下了20万字,记录自己的家贫故事,让子女可以“知穷后勇”。图为姚启中在用修改液修改自己的作品。

北漂卖菜叔3年写20万字剧本用三代人贫穷激励子女

姚启中创作的20万字的作品。北漂卖菜叔3年写20万字“剧本”

  他经历了16年北漂生活,过去的困苦曾让大叔心中痛苦,而二儿子的出色,让他开始对未来充满希望。

  2009年10月开始,他用自己的笔欣喜地记录下了儿子成长的过程,而他也开始不断地去回忆过去的种种困苦经历,希望能够让将来“出息”了的孩子,会记得家里贫困的过去。

  记者对话“卖菜叔”姚启中,了解“家贫史”背后的故事。

  在北京卖菜16年

  每天早上,姚启中蹬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到达北京西城的菜市场,从捡来的毯子底下翻出姜,摆好。然后翻出一个磨得掉皮的笔记本,这个在北京卖了16年菜的男人开始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写文章。

  他把从两元店买来的方格纸拿出来,放在菜摊的台子上。那是一个用4块运输青菜的泡沫盒子搭起来的平台,上面盖着半块捡来的瓷砖。这就是老姚的书桌,每天早市,老姚就会趴在上面,聚精会神地写字。只有有人来买姜的时候,老姚才会抬起头、放下笔,帮顾客抓起一块块的姜。和记者的对话,也在这样的场景下开始。

  记者:请介绍下您自己,现在的生活怎样?

  姚启中:我今年40岁,来自安徽阜阳,来到北京已经16年,我经常称自己为“北漂农民工爸爸”,因为我像许多北漂的人一样,辛苦赚着每一分钱,支撑着自己的家。

  我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整理好姜、蒜等货品,6点准时蹬着平板三轮车出门,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我总会在6点50分之前赶到距家5公里外的早市。除了大年初一,几乎全年无歇。每隔两到三天,我还得发动全家到新发地市场上货。一千多斤的货物,全靠我蹬车和妻子、孩子的手推。

  记者:您刚到北京情况如何?

  姚启中:在1996年秋天,我带着亲戚给的1200块钱,一个人先来到北京“探探路”,打算等自己安定好了,再将农村老家的老婆孩子接过来。

  我第一次去上货,结果几百块钱的货被小偷偷走了。第一次卖菜得的28块钱,我花25块买了一杆秤,但是才用了半天,秤就断了。当天下午,我路过老城墙下时,被人“借钱”,但他一看我三轮车上什么都没有,就让我走了。

  从1996年秋天至今,我在北京闯荡了16年,一共换了9个市场,搬了8次家。开始卖了6年的咸菜,现在卖姜蒜。姜蒜不容易坏,上货时能多上点儿。

  3年创作20万字

  记者:您为什么会写这本“剧本”呢?

  姚启中:我当时写下的第一句就是“姚五一的成长记录”。姚五一是我的二儿子,在2009年的10月,儿子学武术获得了全国大奖,这让我感触非常大。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在方格稿纸上,记录其自己身边的事情,回忆自己的“家贫史”。

  因为有很多字不认识,写不出来,所以我就还买了本《新华字典》,边翻《新华字典》边写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翻一翻字典,确保自己的“剧本”中,没有一个错字。

  从2009年的10月至今,我写下了1000多页方格稿纸,一共有20多万字。

  记者:您记录的内容从何而来?自己的生活有这么多素材么?

  姚启中:这些记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己小时候和年轻时的“家贫”经历,还有就是现在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和我对二儿子的期望。比如“2012年5月10日,早上穿湿裤子去市场”、“2012年8月7日,计大妈给我钢笔”。

  我所写的内容都是真的,将来留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今后有出息之后,也能记得这些过去家中的“贫困”。

  让孩子们“知穷后勇”

  记者:您打算写到什么时候?你对未来有什么希望?

  姚启中:我打算一直写到姚五一大学毕业,虽然姚五一还在读高二,但是他肯定能上大学的。他在美国都拿过武术比赛的奖牌,不仅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我要孩子们应该了解祖辈的过去,因为“写家贫”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知穷后勇”。我的剧本上就这样写的,“一篇北漂农民工爸爸的日记,一个普通90后真实励志的故事。”

  前不久,一家出版公司的编辑来到菜摊前,拿走了我的手稿。我就告诉那位编辑,里面记录的都是真实的东西,表现的也是自己的一颗“真心”。可能正是我的这颗“真心”感动了那位编辑。

  我将会继续记录下去,不断去丰富自己的“剧本”,希望能拍成电影、电视剧,然后让姚五一去演。

  老姚的剧本

  摞起来一尺高

  老姚的方格纸整齐摞在一起,没有一页折角,担心有错字、涂改,每一页都誊抄过三四遍,封面还用透明胶带黏着,写着“剧本”标题:《爱的呼唤》,“因为我们这个家庭,特别需要爱”。

  虽然叫“剧本”,但里面写的却是老姚一家三代的真人真事。从老姚的父辈在安徽老家只住得起泥房子,到老姚在北京最难的时候全家只有11块钱,再到自己的3个孩子从小跟着菜贩父母长大,老姚的“剧本”被媒体评价为“三代人的贫穷史”。

  “剧本”一共有1000多页,摞在一起的手稿有一尺多高,这个不会打字也不会发短信的“作家”,从2009年开始,整整写了3年,大约有20万字。

  一个普通菜贩的生活,怎么能写成厚厚一叠?“能写的事儿太多了,我在北京卖菜16年。卖自制咸菜的第一天就挣了28块钱,心里特美。可没多久,就被一群冒牌的‘联防队员’敲诈走100块。后来,我遇到了几位非亲非故的‘贵人’,告诉我做小本生意也要守规矩、有照经营,帮我安顿下来……其中不少故事都值得记录下来。”

  除了记录自家的柴米油盐,老姚还会记录一些“大事”:“2010年北京高考()录取率创历史纪录”、“国务院网开通了‘直通中南海’栏目”、“火车票实名制”…… (文 记者 张丹)

  (广州日报 张丹)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