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类似的网购经历:在浏览商品时,网页某块区域会显示“之前浏览的顾客中,xx.x%的顾客会买本商品”。如果说这一小小的提示信息能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和整个市场的最终购买率,您会不会感动吃惊呢? 如果您已经觉察到这一现象,您是否想过这类前期随机发生的提示会让人们改变购买决策?为了一探究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宋亦平教授和国内外其他学者在上海三个大学的2250名学生中进行了购买校园手机内网服务的意愿调查。首先将学生随机分配为高、中、低价三组中(服务月费分别为3元、5元、10元),每组都是750人,调查中询问学生是否愿意购买校园手机内网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每组学生又被随机指派参加两种不同实验中的一种:获得社会暗示,即知道在其之前十个同学的购买情况,和没有社会暗示的信息。前者构成了非马尔科夫链,后者则形成了马尔可夫链。实验得到了如下购买率结果: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知道之前同学购买情况时,三组同学对于该内网服务的购买率分别是77%、55%和32%;当他们被告知之前十位同学有没有买时,购买率变为85%,57%和21%。 我们很容易发现:当原始购买率大于50%时,非马尔科夫社会暗示能增加购买率;而原始购买率小于50%时,非马尔科夫社会暗示会降低购买率;原始购买率在50%左右时,社会暗示没有显著影响。 针对这一结果,研究者们采用物理学中著名的Ising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实证拟合,模型研究结果与实际数据的模拟情况非常一致,尤其是当参与购买决策的人数大于200人,系统达到均衡状态时。这就意味着:可以用公式来预计社会暗示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从公式的图形表示中能更直观地看出社会暗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效果。如下图所示,横轴是原始购买率,纵轴为有社会暗示后的购买率。假设一本书本来20%的顾客会买,如果商家把这一信息告诉后来的消费者,那后来消费者的购买率就会下降到约10%;相反,一台手机本来80%的顾客会买,如果商家将这一比例告诉之后的消费者,那之后消费者的购买率就会上升到约90%;购买率在50%至60%的商品受社会暗示的影响不大;当然,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没有人买和所有人都买也不受社会暗示的影响。这两种极端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出现。 模型研究结果同样揭示,之前的顾客有没有购买该商品,以及购买的比例会对之后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当之前购买比例大于1/2时,之后顾客购买的可能性会增加;当之前的购买比例小于1/2时,之后顾客购买的可能性会减少。 基于这一研究发现,营销人员在设计营销方案时,应当考虑自己产品的原始购买率,再决定是否要与消费者互通之前的购买信息,这可以根据模型进行预测。至此,我们已经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对未来的影响不能被忽略。对一个企业来说,除了购买率、销量之外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的与历史紧密关联却不能及时量化的指标,比如品牌资产、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等。企业的营销活动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于市场当前的考量和对于未来的规划,也需要关注已成为过去的历史。 另外,社会暗示会因为商品或服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除了社会暗示之外,一些其他的关键因素比如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亲疏、之前购买距现在的时间长短等都可能影响市场演化过程中的非马尔科夫因素的强弱,这些因素的作用可以作为继续探讨的关注点。然而, 相关概念 社会暗示,将要做出购买决策的消费者得知之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即有没有买。 社会暗示的强度,(之前人)购买的比例,比例越高则强度越强,即买的人多不多。 原始购买率,无社会暗示的一般正常情况下产品的购买率,即原来我自己有多想买。 马尔可夫链,因安德烈·马尔可夫得名,是数学中具有马尔可夫性质的离散时间随机过程。该过程中,在给定当前知识或信息的情况下,过去(即当期以前的历史状态)对于预测将来(即当期以后的未来状态)是无关的。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