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多年,但作业量过多的老顽症却迟迟得不到根治。6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对全省17地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抽查情况。在此次调查中,青岛小学、初中、高中均存在作业量“超标”问题 ,成为17地市中的三个学龄段作业量不符合规定的前三名,其实教育部门对各年级作业量早有明确规定,但在现实执行中却阻力重重。此外,青岛还存在假期补课、公布成绩排名、高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过少等不符合规定问题。 小学作业量“超标”最严重 2012年4月至5月,山东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就普通中小学生作息时间 、学习时间、睡眠时间 、作业量、节假日安排、有偿补习等情况,对全省17地市的义务教育阶段4年级、8年级和高中2年级学生或学生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 此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学生家长,调查对象中学生家长的比例分别为:4年级96.35%;8年级89.95%;高中2年级93.29%,其对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在校学习生活了解不全面,部分调查结果如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寄宿生早上起床时间、高中生作业量等“不了解”的比例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小学生作业量超标情况超过了初中和高中,17个城市均有作业量不符合规定的反映。其中,东营作业量不符合规定比例为43.8%,青岛不符合规定比例为41.1%,济南不符合规定比例为40.8% ,这3个城市分列17地市的小学生作业量不符合规定的前三名。 在初中阶段,东营以40.8% 初中生作业量不符合规定居首,济南位居其次,作业量不符合规定比例为40.5%,青岛以35.5%学生作业量不符合规定位列第三。 在高中阶段,济南有19.88%高中生作业量不符合规定,为全省最多,其次为济宁17.9%,青岛16.2%。 在此次全省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龄段的作业量调查中,青岛都尴尬地进入“三甲”之列。 在公布成绩名次调查中,青岛小学阶段不符合规定比例为17.50%,初中阶段不符合规定比例为43.20%,高中不符合规定比例为38.20%,以分数来给学生排位次的情况仍然严重。 熬夜做作业让家长纠结 作业问题是许多家庭的大事。眼下又到了青岛中小学期末考试的时间 ,家住市北的杨女士最近就为女儿慧慧的作业量发愁。慧慧今年上五年级,她两周来经常做作业到晚上10点,甚至是11点,而平时晚上9点之前,慧慧就已经上床睡觉了。 “孩子每逢星期五,老师除了要布置当天的作业外,还要布置两个双休日的"小作业",孩子从放学回来,就要忙着做算术、听英语(论坛)录音、背古诗、写生字,快到期末考试了,还要做一些试卷。”杨女士表示,她女儿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作业,每天回家就是玩,但现在则基本上一回家就要到书桌前忙活。慧慧向妈妈抱怨这些天白天上课都犯困。 杨女士心里面非常纠结,一方面心疼孩子,一方面又不停给孩子加压,每晚还要让女儿抽出时间练钢琴。现在女儿已经戴上了300度的近视眼镜,周末还需要上英语辅导班,她平常教育女儿的口头禅是“身边孩子都在学,你不学,被别人超过了怎么办?” 作业多少算适度,这个很难定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要控制学生家庭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小学一 、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高中各年级不超过2小时。书面家庭作业应分必做和选做,以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 但就是这些被限定死的作业完成时间,却被很多老师认为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其实我布置的作业不多,多数孩子能早早完成,还是有一些学生做不完,有些孩子熬夜做作业,往往是学习习惯不好,做作业拖拖拉拉,边学边玩,一直拖到深更半夜。”市内一小学的语文老师李老师认为,把作业量过重“棒子”打在学校老师身上,也不合理,因为学生做作业速度与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相同的作业量,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耗时也不一样。 青岛育贤中学副校长宋杰认为,既然说是“减负”,那么就证明这个“负”是必须要存在的,而如何把握好“度”是整个教育界的难题。“一名老师要面对班上几十名同学,布置作业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布置能照顾到多数人的一份作业,而且每名老师把握"度"的尺度都不一样。”宋杰表示,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不一样,布置同样的作业,成绩好的孩子完成得轻松,成绩差的孩子可能就觉得负担重,但要做到个性化家庭作业,老师们又没有这么多精力。 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也指出,各学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是“各自为政”,单科作业量或许不大,但最终落到每位学生身上,导致作业总量“超标”。“这就需要学校协调好各学科的家庭作业比例,要减就必须"齐步走",不能这科减了,那科反而增了,实质上没有减负。” 寒暑假比上学还累,想想就可怕 6月19日,全省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电视会议发出要求,各学校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线,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全面推进,同时安排好学生假期生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度过一个轻松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假期,但这个假期真得那么好过吗?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四方区教体局对全区312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在选择六一儿童节最希望的事情中都选择了“不做家庭作业”,很多学校都把六一儿童节变成了“无作业日”,但六一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常态,就连本该是开心度过的暑假,都因为繁重的长假作业“阴影”,让孩子们心生畏惧。 每天一篇日记、读英语课文、做数学练习,每周参加英语口语班和作文辅导班,学游泳……暑假还没开始,上四年级的蕾蕾就已经有了一堆暑假任务,冒着酷暑奔波于各种辅导班是这个女孩过去两年的暑假记忆。 蕾蕾母亲张女士解释说,之所以给女儿暑期选择这么多辅导班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是女儿一个人在家里没人照顾,上了辅导班起码还有地方待,最主要的还是不希望女儿假期玩疯了,学习是最重要的。”张女士说,暑假里其实学校布置的作业并不多,反而是家长给孩子布置了很多作业,她只能算是“随大流”。 “我们都说假期就是第三学期,越是长的假越累,暑假就比寒假累,我们班上差不多九成学生暑假都要上辅导班。”39中初中生小赵说。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