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赖臻)中国的早教在快速的市场扩张中,已经开始变得匪夷所思:7个多月的婴儿花钱学爬行、1岁多的宝宝伴着音乐翩翩起舞、2岁的孩子咿咿呀呀地用双语交流……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早教很必要但不能过度,特别是目前早教市场存在诸多亟待规范和完善的问题,与儿童身心成长并不适应,家长“第一任老师”的角色,是谁都无法取代的。 早教班一节课收费超过60元 “早教”概念刚刚进入中国时,人们普遍不知为何物,愿意出钱带宝宝学习的家长更是凤毛麟角。现在则大不同了,受“望子成龙”观念的推动,年轻的父母将婴幼儿早教市场推向了空前繁荣。 80后的果果妈妈是早教的坚定拥护者:“专家说了,3岁之前是智力和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开发得越早,成为‘神童’的可能性越大。”她说,与其说这种投资是对未来的一种博弈,不如说是为孩子获取成功上了一道保险。她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北京一家市场调查咨询公司做的儿童生活与消费状况研究显示,北京城区6岁以下婴幼儿参加早教班的约占20%,3岁以下婴幼儿参加早教班的比例为14%。 调查显示,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东方爱婴将分店从200家迅速扩充为300家,平均每3.5天就有一家新店开张。而2009年初涉中国市场的美国品牌美吉姆,计划5年内在国内新设100家早教中心,意欲在早教行业高端市场逐鹿分羹。 早教机构是否已经饱和,谁也无法说清,不但知名品牌在疯狂扩张,一些中低端的早教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在北京一个1800户居民的小区里,竟出现了六家规模不等的早教机构,包括音乐、语言、形体、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内容,一节课收费从60元到100元不等,每周平均要上两节课,每月学费500元到800元不等。 在疯狂发展的背后,少不了资本的身影。中资教育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中国学前教育投融资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国内175家学前教育机构获得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注资,涉及金额超过16亿美元。 乱象丛生危害孩子身心 对于早教市场,父母们最大的抱怨是:水平参差不齐,价格高低没谱。 在东四环附近的一家少儿英语(论坛)培训机构,姚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中外两位老师带着10个小朋友一块看英文动画片,嘻嘻哈哈地倒是挺热闹的,45分钟正常收费至少120元,孩子就记住了一个单词。” 从初期的“身体保育”,到后来的“智力开发”,再到“性格培养”,早教的产业模式在不断拓展,呈现多元化,许多号称进入3.0时代。早教机构设置的课程名目繁多,且各家都标榜自己是最先进、最科学、最合理的,但参差不齐的师资力量也让人无法放心。 据了解,我国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针对0到3岁的早教专业。有业内人士透露,早教机构的从业人员多是幼师毕业或有一点幼儿园经验的人,不排除为了节省成本,找一些没有学过教育学知识的人担任老师,声称的“专业训练”其实不过是公司内部培训。 对此,红黄蓝教育机构总裁史燕来表示,资金只是做早教的“敲门砖”,规范教育理念、设置专业课程、聘用优秀教师和执业规范的管理者,才是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从全行业来看,早教产业缺乏管理规范,存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收费标准千差万别的情况,对于我国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 朝阳产业如何确保多赢?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从《民办教育促进法》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到国务院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都进一步明确了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而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共同作用下,早期教育将继续成为充满潜力的朝阳行业。 可是根据现有规定,教育部门负责3岁到6岁学前幼儿园的准入和管理,对0到3岁教育机构没有监管职责。目前,各类相关机构多以公司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进行商业运营,但工商部门无法对早教机构的办学标准、师资准入、监督考核作出客观评价,而市、区县教育部门又无权监管,导致早教市场出现准入门槛过低和无序混乱的状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建议,应由教育部门牵头,会同人口计生、卫生、工商等相关部门及专家,对早教市场的潜力、规模与现状等进行全面调研,尽快制订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最好建立地方法规,将早教机构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范围。 陆杰华认为,为确保早教市场健康发展,还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将培训机构的审批权由工商部门转归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人口计生部门。同时,需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此外,还要会同发改委等部门进行价格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核准基本服务定价。 “早期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只是教育启蒙和潜能开发,这个任务不能完全托付给商业性机构,家长们还应多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创造符合孩子的成长环境,亲子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专家们提醒广大家长。 (赖臻)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