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济南历山剧院春节前的最后一场招聘会上,求职者围在招聘摊位前咨询相关信息。 核心提示 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再“回炉”去学一技之长,如今似乎正在从个案演变为一种现象。从争议到认可,尽管公众对于大学生“回炉”的认识逐渐回归理性,然而,大学生“回炉”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又该如何看待“回炉”背后的诸多争议? “回炉”再造,选还是不选 1月14日,在农历龙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场招聘会上,省城历山剧院的会场显得冷清了不少。家住济南的陈于洪(化名)在稀稀拉拉的招聘单位中间几进几出,却依然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 “工作之后感觉自己学的东西还是很表面化,想在某一个方面深入下去很难。”作为一名专科生,陈于洪今年刚刚22岁,毕业已经半年时间。“我不是干不住的那种,也不会干几个月就跳槽,但感觉没有专业的技术,工作起来很吃力。” 对于“回炉”,陈于洪并不陌生。他觉得这是实现自我提高的一个好途径,而自己也正在谋划着再去学校学习一门技术。“要挑选的技术肯定是在我的专业范围之内,选一项,深入地学习。” 显然,要迈出这一步对于小陈来说并不容易。几乎刚毕业就想要“回炉”,他对自己心里很没底。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有超过一半的受访求职大学生表示并不认可这种形式。而小陈更多的担心则集中在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现在的工作不能说不好,如果辞职再去学习,到时能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关键问题还有,现在不知道该选哪项技术,该去那里学习,毕竟,选择‘回炉’的大学生还是少数。”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