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大山深处“早教点”:云南寻甸早教率达到100%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1-05 16:11
分享到:

  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试点乡镇适龄儿童早期教育率达到100%

  大山深处“早教点”

  我们来到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时,大山深处雪花正飞舞。翻过一个山坡,走进七星镇蚂蝗塘苗族自然村苗族大娘张秀兰简陋的家。她儿子和女儿两口子都外出打工了,留下3个孙女和外孙女,大的5岁半,小的3岁半,都由她带着,祖孙四人正围着火盆看电视。“今天礼拜天,平时每天她们都去上课,开心得很呢!”张秀兰高兴地说。

  张秀兰的3个孙女读的不是幼儿园,也不是学前班,而是2010年上半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寻甸县合作在村子里开设的“早教点”。孩子们读书免费,不用花钱。

  早教点设在附近的高田村草子地小学内,共有40名3至5岁的孩子在这里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其中35名苗族孩子,刚开始完全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现在基本能听懂日常用语了。”代课教师张洪明是一个苗族小伙子,他和同事李艳梅都是昆明师专(现昆明学院)毕业的,目前的身份是基金会专为此项目招募的支教志愿者。张洪明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没条件上幼儿园,直到8岁上小学才开始学讲普通话。

  同行的寻甸县教育局副局长平承卓介绍说,寻甸早教项目于2010年4月启动实施,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反贫困婴幼儿营养改善与儿童早期发展干预政策实验项目”的子项目,主要针对没有条件上正规幼儿园的3至5岁幼儿,免费实施早期学前教育。该项目在全国南北各选一个县试点,北方的试点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南方的试点就在寻甸县。

  目前,寻甸县在4个乡镇试点,共设置教学点64个。试点乡镇共有适龄幼儿2524人,其中1157人在就近的早教点参加活动。“试点乡镇适龄儿童早期教育率达到100%。”平承卓自豪地说,“早教点以活动、游戏为载体,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很受家长欢迎。”

  记者又来到30多公里外的河口镇黑箐村哪石岗早教点,这个租用村里的民房开办的教学点有10名学生。支教志愿者马仙娥和赵茸除了负责这个早教点,同时还要承担设在4公里开外的黑箐村委会里另外一个早教点的教学任务。黑箐早教点有5个幼儿,于是,这两个承担支教任务的女孩子每周“两班倒”,在哪石岗和黑箐之间进行“走教”:每周一、二在黑箐上课,每周三、四、五在哪石岗上课。

  每周到了上课的日子,家住哪石岗早教点河对岸的杨紫贤都会主动提醒外婆,“别忘了送她去上课”。她的外婆李天珍告诉记者,小紫贤今年5岁,特别喜欢到早教点上课,“她现在都会帮爷爷记电话号码了,巴不得每天都能来上学呢。”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