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新年第一课:寻找文学的灵魂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1-03 09:59
分享到:

  1日一大早,来自北京城区及各个郊县的200多位各界文学爱好者,冒着严寒赶到北京东城图书馆,聆听中国作协荣誉副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的文学讲座,以此共同踏上了2012年的学习之旅。

  蒋子龙清晨6点多钟就从天津起程。今天的讲座,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的题目是颇吸引人的《人成精了,文学怎么办?》,从当下文学和艺术界存在的为获奖而暗箱操作、不惜重金网罗“创作者”的现象开讲,逐渐旁及社会心态上存在的种种浮躁、虚夸、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等的“成精”现象。为此,他把一个严肃的命题摆在听众面前:“寻找灵魂不仅文学要找到支撑书写的灵魂,我们每个中国人,也都要找到支撑自己生活的灵魂。让我们不妨像那些默默奉献在基层的工人、农民一样,傻一点,多下点笨工夫,不做‘精英’而做‘傻英’。”

  蒋子龙的话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讲座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听众们还提出了“当下工厂和工人群体的状态”、“文学创作的医患题材”等问题向他请教,蒋子龙都一一给予了掏心窝子的真诚回答。

  北京东城图书馆的“作家与读者见面会”免费文学讲座,已坚持举办了3年时间,先后请到了郑欣淼、叶廷芳、崔道怡、陈建功、刘跃进等200多位文化名家授课,听众达数万人次。

  这些听众都是普通市民,以退休者为多,他们年轻时忙于生计没有学习机会,现在条件好了就勤奋地来此补课,目前已自发形成一支坚持听课、课后讨论的“著名听众队伍”,甚至多次被一些媒体报道。而这支队伍还在扩大,不断有年轻学子、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其中,来自连云港的民工鲍成达在北京某单位做保安,坚持听课,目前已在多家媒体发表了文学和新闻作品。

  当听众们感谢蒋子龙放弃节日休息冒着严寒来京为他们讲课时,蒋子龙却感慨地说:“是我要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能在2012新年的第一天,来北京和大家一起谈文学、谈读书,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这个不平凡的元旦让我收获多多。”(记者 韩小蕙)

  (光明日报 韩小蕙)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