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名人论战不惧飙脏话?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1-01 16:16
分享到:

  方舟子、罗永浩(微博)是靠批判取得成功的,这种叛逆精神一旦失去理性与斯文的束缚,就会变成狂躁,甚至不惜制造敌人来释放自己的黑暗情绪。方、罗二人的积怨,不过私事,有在公共场合讨论的必要吗?就算骂倒了对方,又有什么意义呢?

  臭流氓、滚蛋吧你、小人、装疯卖傻、变态……这不是两个村妇在骂街,而是名人方舟子、罗永浩正在进行中的微博对骂,几天来,两人新词不断,内容火爆,甚至直指对方夫人有外遇……这样的“争论”,实在等而下之。

  读书人本应明理谦和,即使在科学不昌明的古代,士林也依然是重名节、慎言行的,可为什么今天读书人却以飙脏话、泼脏水为荣呢?

  首先,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中不少好东西被丢掉,有时将温文尔雅斥为封建落后,这就让读书人失去了正确的榜样。

  第二,过分强调“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理路,在文质与义理之争上,完全倒向义理,而这义理偏偏又无法与传统有机融合,于是,在我们的争论中,正确与否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适时扔出大词,彻底摧毁对方的尊严,为实现这一目的,不惜自贬人格,向壁虚构。争论不再是为了求真理,仅仅是为了获取胜利的快感。

  第三,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曾备受打击,一度有知识甚至成了罪名,这就让部分读书人失去了以天下为担当的情怀,于是,知识成了工具,成了敲门砖与晋身之阶,与修身无关,与操守无关,最终从实用走向滥用。

  方舟子在“学术打假”中,做过贡献,罗永浩则尝试教学改革,此外用写作来传播启蒙思想,也有成绩。在微博中,他们都有100多万粉丝,这是网友对他们的肯定。

  但也应看到,方舟子、罗永浩是靠批判取得成功的,这种叛逆精神一旦失去理性与斯文的束缚,就会变成狂躁,甚至不惜制造敌人来释放自己的黑暗情绪。方、罗二人的积怨,不过私事,有在公共场合讨论的必要吗?就算骂倒了对方,又有什么意义呢?

  值得警醒的是,中国自古缺乏良好的辩论文化,一有纠纷,往往从论理上升为人身攻击,从人身攻击上升为政治斗争,在历史上,因见解不同而走向党争的例子屡见不鲜,始终不能通过民主的方式来解决。

  加强制度建设,是化解戾气横生局面的必然之道,但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力量,毕竟,漫长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负面传统,为压倒对手,读书人不惜出卖人格、争相向权力下跪,谁底线低,谁就能最终获胜。而恶骂、造谣、泼污,正是这底线竞飙的一部分。

  方舟子、罗永浩是明白人,希望他们能超越这个文化瓶颈。 蔡辉

(北京晨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