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小升初竞争激烈 市民感慨不考学生考“拼爹”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1-12-29 17:03
分享到:

“不学奥数,升中学就有困难,就会受影响。你们说该怎么办?”每年的年底和来年初,都是小升初的择校高峰期,许多六年级学生家长都在关注小升初的信息,为明年孩子读哪个中学做准备。然而,许多家长搞不清学校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没法让孩子对症下药地备考,即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难挤进纪中、一中、侨中这三所名校。

据悉,由于“小升初”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招生考试。学生要入读纪中初中部,除了直推生、推荐+面试生、特长生三种途径外,只有通过交“择校费”或“特批”入读。一中、侨中也不例外,只有城区少部分学生被电脑派位入读。

萧女士家住华侨新村,她的女儿去年顺利升读市侨中初中部。萧女士表示,“如果家长们不在乎孩子初中的就读环境,只求入读名校那很简单,只要孩子每科成绩为优,自己带上孩子的成绩报告册去各名校的招办‘交钱’就可搞定。”

在12月刚刚结束的中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中山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坦言,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观念,择校现象蔓延成风,成为许多少年儿童及其家庭的重负。

据悉,为了上名校,一些家长更是不惜缴纳数千上万的“择校费”,对此,有市民感慨地说,“小升初”不考学生,而是要“拼爹”。

“小升初”技多不压身

还有一个学期,市民王女士的女儿就要升初中了。她说,如今家长们普遍达成共识——人生的“分岔口”已从高考(微博)前移至中考,而此前的初中是关键期,“小升初”也绝不容闪失。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名牌中学,家长们的烦恼随之而来。

小升初的严峻,并不被王女士料想到。直到有一天,王女士丈夫的一位同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聊天时,得知这个小男孩考进了中山纪念中学。

“人家开口就问晓彤(王女士女儿)有没有参加‘集训班’,英语(论坛)有没有拿到‘FCE’,有没有‘走美’(一个奥数比赛简称)的成绩?当时我和孩子都傻了。”王女士回忆道。

同事让她先上几个“小升初”论坛上看看,“先掌握基本知识,扫扫盲,才能再聊。”此后的几天,补课的王女士发现自己多么孤陋寡闻,“在中山,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两者之间。”一位多年从事“小升初”课外培训的人士介绍。

而晓彤要想进一中或侨中,最简单的是等着“电脑派位”。按照学区划片、以电脑随机摇号的方法分配学位。除此之外,“小升初”还有特长生、择校生、条子生等几种择校途径。其中多种途径对于王女士等人,基本是“此路不通”。

比如所谓的“条子生”,则更为直白。一些家长直接通过特殊社会关系,使自己的孩子获得重点学校的入学机会。“条子生、择校费,都是‘拼爹’的游戏,咱们玩不起,只能老老实实靠成绩,一步一步来博取学校欢心。”王女士说。

家长变身“侦察员”

几年前,另一位家长徐女士对教育孩子的态度是“只要不差,任由发展”。可是,一次报名经历改变了她的教育观念。女儿读三年级时,徐女士带她去少年宫报名参加合唱班。哪知过去一看,与女儿同龄的小学生都在争英语、奥数等辅导班的名额。老师开导她:“现在再不攻一攻,你的孩子今后拿什么去读好初中?”

经过朋友介绍,她开始“泡”教育论坛,“不上不知道,一上吓一跳!”徐女士说,现在的“牛”孩子太多了,小小年纪证书一大把,全在“超前发展”。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人,徐女士咬咬牙,把女儿逼上补习路,周末和假期时间全用上了。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培养孩子的任务提早放上了议事日程。不少家长已经看到:无论自己的孩子准备得有多好,总会有人准备得更好。所以,现在家长们奉行的是:学得早不如知道得早。

在所有的教育论坛上,几乎都聚集着一大批家长,他们每天分享着各种各样的择校、培训、考试等种种信息。

“XX中学特长生择校全攻略”、“培养小升初特长生家长所需要知道的”、“2011年特长生走势预测和分析”……诸如此类的帖子每天都会更新,且回帖量常常居高不下。

还有家长广泛发帖询问:“请问小升初哪个学校招围棋特长生?需要围棋几段才有希望?”“中山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获奖证书,小升初推优时能加分吗?”发帖者众多,回帖者同样众多。

有家长自嘲已变身“侦察员”、“特工”,对重要的关键词“超级敏感”,同时又能“不动声色”,毕竟,自己要先于“竞争对手”掌握更有用的信息。

一位家长透露,他不知从哪个论坛上看到这样的帖子:XX中学合唱团招生情况极好,涌现出了不少高音的好苗子。这位家长从这条信息中分析出,这所学校的合唱特长生今年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高音部”。于是,他已经准备给自己的孩子另投他家了。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