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农贸市场门口的募捐箱。 见习记者郑亿摄 躺在重症监护室的老王。 张迪 郑期迁的妻子 韩志良的妻子 汪合义 孤身一人在市场卖腌货的老王突然病危进了医院,杭州庆春农贸市场36个摊主几分钟内自发捐款卷毛边的角票,凑出1.1万元救命钱 为老王捐款的名单,记了满满4大页,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动容的故事捐出的2000元,要卖上万个鸡蛋才能赚回 杭州凯旋路庆春农贸市场,规模不大,加上地下室有两层、37个摊位。 摊主来自各地,大多已经在此经营了十多年,相处得已经像是老邻居了。 其中一个腌货摊位的摊主,名叫王鹏飞,来自甘肃,61岁,大家都习惯叫他老王。12月24日上午,正在做生意的老王突然一头栽倒,被送到杭州市红会医院后,医生很快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生病在所难免。可关键是,老王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谁来管他? 消息一传出,市场里其他的36个摊主,立马放下生意为老王凑医药费。你100,我1000,短短几分钟,大家凑出了1.1万余元的救命钱。 最忙的周六早上,老王突然倒下 老王的腌货摊在市场一楼比较靠里面的一个位置。每天上午9点多,都是农贸市场最忙碌的时间段,12月24日正是周六,又逢圣诞节平安夜,来市场内买菜的顾客特别多,摊主们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喊起来:“哎呀,老王晕倒了,快来人!” 正在值班的市场负责人方贤康听到消息赶紧跑了过来,和摊主们一起把老王扶到了市场办公室。 “刚开始,我们以为老王可能是前一天晚上喝多了,可等了好一会儿,老王也没见好转,意识反而越来越模糊,我们就赶紧打了120。”方贤康说。 随后,老王被120急救车送到了杭州市红会医院。“进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老王的血压已经升到了263,大脑三根血管都出血了!医生马上就下了病危通知书。” 方贤康说。 消息传回庆春农贸市场,摊主们都急了,他们都知道老王身边没有亲人,这可怎么办? 有摊主给老王的一个朋友王国平打去了电话他30多岁,龙游人,曾在杭州开过饭馆,和老王交情不错,算是老王最好的一个朋友。接到电话后,王国平连夜赶到了杭州。 12月25日,老王病情进一步恶化,必须马上动手术。方贤康代表市场先后交了1.5万元的医药费。当天晚上,王国平在老王的手术单上签了字。 仅仅几分钟,36个摊位就凑出了1.1万余元医药费 老王的病来势汹汹,身边也没有亲人,他自己躺进医院昏迷不醒,急救费不是小数目。 同市场的摊主都想到了这一点。卖鸡蛋的、卖干货的……大家自发放下生意,开始为老王凑医药费。少的一两百,多的一两千,来不及换成整钞,就掏出卷起毛边的角票来凑。仅仅几分钟,市场负责人方贤康面前就堆了一堆花花绿绿的钞票。“除老王外36个摊位,一个都不少。”凑到的1.1万余元,迅速交到了医院。 另一方面,得尽快联系上老王的家人。 昨天上午,方贤康拿着老王的身份证找到凯旋派出所,民警核实,老王在甘肃没有什么亲人,而且,在老王户籍所在地当时留下的电话号码,也是一个空号。 翻看老王的手机,仅存的4个号码,都是做生意所用的联系电话。 昨天中午,记者陪着方贤康赶到老王的租住地、采荷一区的一间民房。房间在一楼,约20平方米,房间收拾得很整洁,除了床和桌,唯一的电器是一台21寸电视机。房东周大姐说,王已经租住了3年多,每月房租700元,“从来没见他有家人来过,即使过年他也是照常做生意”。 周大姐说,老王很不错,“每两个月交一次房租,说好11号绝对不会拖到第二天”。 手术后,老王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昨天晚上,记者再次来到杭州市红会医院。 老王正躺在脑外科重症监护室内。透过门窗可以看到,病床上的老王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 主治医师秦医生介绍,老王刚送来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小脑出血,25日,医院为他进行了两个手术,一个是小脑血肿清除术,一个是脑塞外引流手术。手术很顺利,但愈后效果如何,还得继续观察。 虽然老王现在已经有了些意识,但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这种病,至少还需要住院观察10至14天,之后才能下结论,包括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目前来说,他仍然随时都可能有危险。”秦医生说。 了解到老王的情况,医院也为老王减免了部分医药费。“我们知道老人身边没有亲人,治疗和护理方面我们会多加小心的。”秦医生说。 老王进医院当天,庆春农贸市场就展开了一场帮助老王的现场捐款活动。短短几分钟,方贤康的方格笔记本就记满了4大页,捐款总计11115元。 昨天,记者看到了捐款名单:郑期迁、韩志良、王合义,还有黄连农、金城悦……市场除老王外的36位摊主全都捐了钱。 方贤康说,摊主们虽说都和老王认识,但说到底也都是一般交情。 为啥要帮老王?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老王帮我处理过家里的咸货、老王帮我看过孩子、老王人不错很随和……更多的人说,都是同一个市场的,能帮,就帮一把呗。 鸡蛋摊位郑期迁:要卖上万个鸡蛋才能“赚”回2000元 郑期迁,金华浦江人,在这个市场卖了19年的鸡蛋。听说老王病倒,夫妻俩没多商量,立马从银行取了2000元送到市场办公室。 这是目前最大一笔捐款。但实际上,郑期迁手头并不宽裕。家里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大儿子已经读大学;去年刚在老家盖了新房,欠了一屁股债。平时,家里的全部开销都是依靠这个鸡蛋摊。 昨天中午,摊位上只有郑期迁的老婆,说起捐钱的事情,她笑着直摆手:没什么没什么,都是一个市场的嘛,互相帮忙应该的…… 有心的摊主告诉记者,2000元,卖上万个鸡蛋都不一定能赚得回来。 杂货摊位韩志良:老家还有两个刚上小学的孩子 有三个商户分别捐出了1000元,其中就包括一楼卖杂货的韩志良夫妻俩。 这是一对来自安徽宿州的小两口,也是市场里的老摊主了,两个孩子都在老家,刚刚读小学。 老王病倒前两天,还到韩志良摊位上来买过香烟。“老王人很不错,他平时在我这儿买两种烟:20块的利群,专门给顾客的,五六块的烟,才留给自己抽。” 卖蔬菜的汪合义:“自己都顾不上”却捐了200元 这次捐款纯粹是自发的,更不会有限制,但大家都尽了最大努力。让市场管理员方贤康印象最深的,是一楼卖蔬菜的安徽人汪合义。 40多岁的汪合义近几年过得很不顺,前两年,儿子开车出了车祸,赔了人家20多万,让这个农村家庭资不抵债“破产”了。最近,汪合义甚至连摊位费都交不起。 听说大家要帮老王,“自己都顾不上”的汪合义没听别人的劝说,5块、20块的零钞凑起了200元。 餐厅承包者李福良:买下了老王7000多元的存货 如果说以上还都是市场自家人互相帮忙,那47岁的杭州人李福良肯定要算是个“外人”了。 李福良在杭州华东家电市场承包餐厅,认识王鹏飞已经有十五六年,“虽然我们餐厅很少用咸肉,但我知道老王这个人不错。” 经营餐厅20多年,李福良一直是亲自采购。昨天上午,他照例来到庆春农贸市场,发现咸肉摊的老王不在,一问才知老王生了大病。 李福良当即决定,买下老王剩下的所有咸肉和火腿。 昨天下午,市场经营户帮老王把肉都打好包、过了秤,送到李福良的餐厅,共计7015元。 餐厅很少用咸肉和火腿,李福良说,“大家都在热心帮忙,我也得尽一份力,如果我不买,他们得卖到什么时候啊?反正我开餐厅的,总有办法,火腿也可以给员工自己吃或者拿来送人。” 买菜的大嫂大妈:把菜金都塞进了捐款箱 昨天,庆春农贸市场门口支起一个简单的捐款箱,边上一块纸板上写着:“帮帮卖咸肉的王鹏飞”。摊主们自发轮流前来帮忙吆喝,“说王鹏飞没几个人知道,但说卖咸肉的那个老头大家都认识”。 果不其然,一位买菜的大嫂原本拿着张百元大钞准备买肉,看到捐款箱,二话没说,就把100元投了进去,一位老奶奶掏出两张20元也放了进去,后面是一位老大伯,塞了一张50元……(记者 李阳(微博)阳 通讯员 陈凯伦 记者 胡元勇/摄) 作者:李阳阳 陈凯伦 胡元勇(钱江晚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