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高中肄业生率队研究基因引发人才选拔标准大讨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12-26 13:40
分享到:

高中肄业生率队研究基因引发人才选拔标准大讨论

图为赵柏闻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近日召开的海淀区大中小学联动培养创新人才成果交流研讨会上透露:该校一名优秀学生高中未毕业便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录取,并且在科研项目中成为团队带头人。然而,由于未按部就班完成高中学业,这个学生没有领到国家承认的高中毕业证,甚至无缘进入国内重点大学深造。

  刘彭芝提到的这名学生,名叫赵柏闻。两年前,正上高二的赵柏闻突然找到校长刘彭芝,称自己不想上高三了。起初,刘彭芝以为他想出国留学 (微博) ,后来接到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教授的一封来信,才明白原因。信上说,他们发现了奇才,希望“奇才学生”赵柏闻能够去研究基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名中学生,是否有能力去研究深奥前沿的基因科学?一时间,赵柏闻成为学校的明星人物。

  其实,赵柏闻与基因结缘多年。上初二时,他和父亲的一位朋友中国农科院基因测序专家聊天,便对基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这位专家送给他几本关于基因测序的书,更激发了他对基因的研究兴趣。初三暑假,赵柏闻就来到中国农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实习。随后,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很多分子植物学实验,并参与了国际黄瓜基因组测序计划,还在国际知名科学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论文。高二暑假,赵柏闻被基因专家推荐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实习,结果被科学家发现,便放弃了高中学习。

  高中肄业,竟去研究基因,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赵柏闻如此解释:“想用别人准备高考(微博)和读大学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在赵柏闻眼中,研究重于学历。

  可当初听到他要退学的消息,他的父母曾连夜从北京赶到深圳。得知赵柏闻希望学到更多东西、积累更多经验,而不是只想做一名普通大学生后,开明的父母同意了他的决定。

  实际上,赵柏闻并不想放弃读书,但搞科研的心思占了上风,于是他决定:先从事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

  如今,19岁的赵柏闻已经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从去年开始,他带领华大基因和国内外十几位数学、物理以及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事人类智力差异如何产生以及与基因的关联研究。

  《华盛顿邮报》曾对赵柏闻进行了采访报道,文中称:年纪轻轻他便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挑起大梁……古老的中国将重返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现在,赵柏闻又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但是,他只在大学中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些课程或许有助于他的研究。

  观点:学校应满足

  学生个性化需求

  据了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大学,都对学生的高中学业有一定要求,学制可以缩短,但如果学生达不到基础学习的底线,或者没有特殊的考查加以替代,即使学生很有特长,国内外大学都不会轻易接收。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认为,在培养特殊人才方面,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平台,必要时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为其单独设计课表,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

  对话

  建立成绩之外的人才选拔标准

  就赵柏闻现象,记者采访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桑锦龙。

  记者:《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您如何看待像赵柏闻这样的特殊案例?

  桑锦龙:尽管不能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寄希望于学校教育体系,但不可否认,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校教育体系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具有重要意义。这位同学的案例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还很僵化封闭。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之间,特别是高中阶段与大学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多样的、灵活的衔接机制,没有形成符合创新人才成长需求的人才培养体制。

  第二,现行的教育评价导向包括高考制度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不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机制。许多事实都说明,仅仅依靠几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一次考试成绩的高低,是难以发现人才的,但是对于成绩之外的人才选拔标准,目前受到社会公众认同的、科学评价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

  此外,在现有的社会气氛下,之所以很多高校不敢对“奇才”、“怪才”敞开大门,在招生制度上不敢创新,很大程度上也是顾虑到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的观感,怕有“走后门”的嫌疑,不敢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实现《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任重道远。

  记者:要破解当前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您有何建议?

  桑锦龙:关键是要扎实落实《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方面积极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切实让“探索高中和大学的合作途径,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试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拓展性学习提供资源支持”的政策部署落在实处。另一方面要打好改革攻坚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和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开展高校本科自主招生试点,建立健全招收有特殊才能、特殊贡献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公平、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当然,从全社会来讲,也要为教育体制改革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和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积极主动、自由全面、生动活泼成长的环境。 (记者 贾晓燕)

  (北京日报 贾晓燕)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