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我成为一个理科生;为了享受业余乐趣,我从小就钻研历史。 老成都们大概也不知道,为什么春熙路叫春熙路,而不叫夏熙路或者冬熙路呢?牛王庙又是做什么的,“庙”又去了哪里?天涯成都里“成都地名考”的帖子,就可以帮您解决这些疑惑。帖子中90个成都的桥、寺庙、街道等名字的来历和解释,足足90个,他好像知道的太多了……有人猜测发帖人肯定是一位成都老教授;也有人猜发帖人是成都的历史学家。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地名来历榜引来网友热捧 有人私信他请吃饭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王新路的实验室,这位软件工程师正在完成他的实验项目。眼镜、小平头、腼腆紧张的表情,让他显得沉稳内向;而一身的蓝色休闲服配上深色登山鞋,又为他增添了不少活力。他就是神秘的“发帖人”。 “我是1983年出生的,是不是没想到?”王新路打趣地说,发帖后,网友们不但对成都的地名来历来了兴趣,对他这个人也十分好奇,有的网友甚至发私信要请他吃饭,但都被他回绝了。 王新路说,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的他,小时候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的熏陶,仅仅因为家教严格,不能出去玩,他只好“钻”进了四大名著里,没想到反而培养出了对历史的兴趣。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尊重自己的爱好选择文科,而选择去读了理科?”“为了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那时听说文科生毕业后不好找工作。”王新路答得很坦诚。 “现在还喜欢历史吗?”“整理成都地名来历是一种突发而来的灵感,钻研历史一直是我从小以来的业余爱好。”王新路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本书说:“最近正在看这本书,里面就有很多成都的文化历史。”记者接过来一看《成都魅力指引》。 “九如村”还是“九茹村” 引发90个地名来历 “有一部分地名的来历,确实是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的。”王新路坦诚地回答,虽然他的父辈都不是“老成都”,但他从小就在九茹村长大,记忆力惊人的他,在与朋友、长辈和老成都们聊天时,就把他们所说的有关成都地名的来历一一印在了脑海里。 记者问:“是什么原因让你想到要去整理成都地名的来历呢?”“因为和一个朋友争论‘九如村’的如字。”王新路说,在九如村长大的他,一直知道九如村的如字是没有草字头的,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公交站牌上九如村的如变成了“茹”,但他也并没有去在意。直到去年十月份,一个朋友寄东西给他,他用电脑发过去的“九如村”的地址,被朋友指责写了错别字。在与朋友的争论中,他萌生了整理成都各地名的来历和个中蕴意的想法。 就这样,王新路把自己脑海中已知的地名都写了出来,再通过上网查资料、查阅书籍等方式,才将这篇90条成都地名来历的“历史工程”完工,并引来网友围观。 专家考证:解释都是正确的 昨日,记者咨询了巴蜀文化历史研究专家袁庭栋。袁庭栋说,帖中的解释基本都是准确的,作为一个非史学专业的80后,王新路能收集到这90条已经实属不易。袁庭栋特别提出,九如村的如字,确实是没有草字头的,一些公交站牌和地图中的“九茹村”中的茹,都是错误的写法。同时,袁庭栋还说,他曾写过《成都街巷志》一书,通过70万字的描述,把成都的地名、街名等来历介绍的很详细,对成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成都。 (成都晚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