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逃”掉了什么?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逃课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部分大学生追捧的“新时尚”。像“逃课三十六计”这样的帖子在网上层出不穷,有些准大一新生还未迈进大学校园就被这类热帖吸引,纷纷赶来拜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宏波这样感叹:“我在网上看到‘大学不逃课,人生不完整’这样的话也觉得好笑,可我没想到,竟真的有学生把这个当作人生信条。”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将近九点,记者在北二外看到一名学生从教学楼走出,询问得知,这是一名新闻系大二学生,趁着课间逃回宿舍补觉。这名学生的逃课行为绝不是个例。记者随机调查发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已成为“逃客”的逃课潜规则,专业课、小班课逃课比例相对较低,逃课学生通常不会超过总人数的10%,而公共课和选修课,逃课学生比例能达30%,有的甚至会达50%以上。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的两名大三学生在解释逃课原因时说:“很多科目的考试很容易通过,只要在期末考试前画一画重点,背一背,即使平时不去上课对成绩的影响也很小。”一位中文系大四同学形象地说“你逃或者不逃课,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逃课不影响成绩,这是“逃客”逃课最主要的原因。 “没意思”是在校学生说起逃课原因时使用的另一个高频词。“内容枯燥,课程实用性不强,理论艰涩难懂,老师讲课敷衍,课堂气氛沉闷”是高校学生对“没意思”的解释。 一位王姓学生不无委屈地对记者讲:“我们大四了,就业压力太大!要准备各类考试又要找工作,不逃课,我们哪有时间啊!”每一名“逃客”都有五花八门的理由支持他们逃课,甚至有学生表示“逃课不需要理由,从座位上消失就好了!” 据记者调查,大学生用逃课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是游戏、上网和睡觉,真正将逃课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微乎其微。对“逃客”来说,他们很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直率地告诉记者:“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我逃的是课,更是疲惫与束缚。” 老师很忧虑,后果很严重 对于由来已久的“逃学热”,高校教师们大为头疼。当记者提及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教师们都是“忧从中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主任李崇智告诉记者:“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完全不一样,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根本还在于学生的自我觉悟。当务之急是要向他们敲响警钟,使他们认识到逃课带来的严重后果,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什么。” 那么,大学生逃课究竟“逃”掉了什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王林老师说:“逃课势必会导致成绩下降,甚至挂科、补考。不仅耽误时间,还会影响学分,甚至可能拿不到学位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马保民老师坦言:“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缺陷,更多偏重科研。老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乐趣和人生价值,自然而然会选择教课之外的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更不愿意上课,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老师认为,逃课现象严重一定会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产生障碍,影响校风,使学校名誉受损,不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在整体质量上的提高。比起逃课对老师、学校的影响,老师们更担心学生的未来。“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听课‘得道、获业、明智’。可是,现在一些学生的重心根本不在学习上。尤其是近几年,学生逃课现象较普遍,真让人为这些孩子们担忧。”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的刘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表达了“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李宏波副院长告诉记者:“学生逃课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逃课看似是一件小事,实际上能引发一个连锁反应。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频繁逃课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怎么能保证以后的工作质量呢?再者,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培养和领悟的能力,学生如果经常逃课就不能完成自身学习能力的升华,今后进入社会发展也会有困难。以我教过的学生为例,认真上课的学生未来发展状况还是相对更稳定、更卓越。” 回来吧,“逃客” 李宏波一再强调:“逃课现象可以说已经成了教育体系上的一个漏洞,如果不及时修补,迟早会对中国的教育产生重大冲击。学生都不上课怎么谈得上受过‘高等教育’呢?所谓上学成了在校园里混日子,那中国高素质的人才从何而来呢?逃课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记者了解到,各高校都已经在想方设法改善现状,大学生每个学期学业成绩的取得不再像高中一样“一考定江山”,以北二外为例,学业成绩的40%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30%取决于期中成绩,还有另外的30%是以平时成绩为依据,所谓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与出勤情况等。李崇智说:“现在学生逃课已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了,学校的制度还可以更严格些。老师一定要负起责任,在课堂上多进行小测验、演讲、辩论等互动性强的活动,这对督促学生进教室上课还是很有成效的。” 王林老师认为,家长也要适当配合,“中学期间,家长一般都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及生活状况。一进大学校门,大部分家长放松了对孩子学业的关注。其实,上大学不代表孩子就成熟了,不能一下子撒手不管。” 李宏波真诚地对记者说:“我非常希望你们的这篇报道能够对逃课的学生有所帮助。我们也很愿意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回归课堂。他们逃课,逃掉了知识,也逃掉了未来。国家的未来掌握在青年手里,年轻人要知道如何肩负起这个重大责任!”(通讯员 曹洁琼 记者 周 华) 快评 逃课,更是大学的损失 “一年级老实坐前排,二年级胆小往后呆,三年级睡觉头向下埋,四年级很少到教室来。”这是流行在一些大学校园中的顺口溜。虽说不一定准确,不过的确把大学生逃课状态和心态,描画得很生动。 那么,关键的问题是:大学生为什么这么乐于逃课呢? 第一个跳出来的答案,自然是授课的内容缺乏吸引力。这就直接与大学教师的备课、授课有关。我们早就听说过“一本讲义走天下”的说法,也的确有个别的大学教师知识储备陈旧、讲解不得法。那么,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和知识敞开的网络社会里继续照本宣科下去,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个经常会遇到的答案,是指向学校的“课程结构老化、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实用性”。微观地说,教师个人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宏观地讲,大学也有着类似的惰性学校的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必修、选修课程一成不变,而象牙塔外已经是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春秋荏苒。 第三个最直接的被批判者是逃学的那些人大学生。“学生的义务就是学习,认真地学习;逃课就是逃避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逃课是学生知识和能力锻炼的最大损失。”诸如此类。 这三个答案都说得有些道理。 不过,忍不住要强调一个想法大学生逃课,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大学机构本身。 一所大学,她的学生经常以逃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大学教学和课程的意见,实际就是给大学最大的难堪和无言的批评。作为以教书和育人为事业的机构,情何以堪? 所以,大学和大学中的授业者、管理者们,必须要把学生逃课视为为师者、为学者、从教者的损失,那么,大学才不会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相关的责任人,去立即地、落实地、以对学生学校负责的姿态,研究解决的办法,面对逃课这个顽疾。 (方 言) 大学生逃课,“逃”掉了什么?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逃课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部分大学生追捧的“新时尚”。像“逃课三十六计”这样的帖子在网上层出不穷,有些准大一新生还未迈进大学校园就被这类热帖吸引,纷纷赶来拜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宏波这样感叹:“我在网上看到‘大学不逃课,人生不完整’这样的话也觉得好笑,可我没想到,竟真的有学生把这个当作人生信条。”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将近九点,记者在北二外看到一名学生从教学楼走出,询问得知,这是一名新闻系大二学生,趁着课间逃回宿舍补觉。这名学生的逃课行为绝不是个例。记者随机调查发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已成为“逃客”的逃课潜规则,专业课、小班课逃课比例相对较低,逃课学生通常不会超过总人数的10%,而公共课和选修课,逃课学生比例能达30%,有的甚至会达50%以上。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的两名大三学生在解释逃课原因时说:“很多科目的考试很容易通过,只要在期末考试前画一画重点,背一背,即使平时不去上课对成绩的影响也很小。”一位中文系大四同学形象地说“你逃或者不逃课,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逃课不影响成绩,这是“逃客”逃课最主要的原因。 “没意思”是在校学生说起逃课原因时使用的另一个高频词。“内容枯燥,课程实用性不强,理论艰涩难懂,老师讲课敷衍,课堂气氛沉闷”是高校学生对“没意思”的解释。 一位王姓学生不无委屈地对记者讲:“我们大四了,就业压力太大!要准备各类考试又要找工作,不逃课,我们哪有时间啊!”每一名“逃客”都有五花八门的理由支持他们逃课,甚至有学生表示“逃课不需要理由,从座位上消失就好了!” 据记者调查,大学生用逃课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是游戏、上网和睡觉,真正将逃课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微乎其微。对“逃客”来说,他们很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直率地告诉记者:“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我逃的是课,更是疲惫与束缚。” 老师很忧虑,后果很严重 对于由来已久的“逃学热”,高校教师们大为头疼。当记者提及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教师们都是“忧从中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主任李崇智告诉记者:“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完全不一样,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根本还在于学生的自我觉悟。当务之急是要向他们敲响警钟,使他们认识到逃课带来的严重后果,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什么。” 那么,大学生逃课究竟“逃”掉了什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王林老师说:“逃课势必会导致成绩下降,甚至挂科、补考。不仅耽误时间,还会影响学分,甚至可能拿不到学位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马保民老师坦言:“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缺陷,更多偏重科研。老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乐趣和人生价值,自然而然会选择教课之外的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更不愿意上课,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老师认为,逃课现象严重一定会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产生障碍,影响校风,使学校名誉受损,不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在整体质量上的提高。比起逃课对老师、学校的影响,老师们更担心学生的未来。“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听课‘得道、获业、明智’。可是,现在一些学生的重心根本不在学习上。尤其是近几年,学生逃课现象较普遍,真让人为这些孩子们担忧。”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的刘老师无奈地对记者表达了“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李宏波副院长告诉记者:“学生逃课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逃课看似是一件小事,实际上能引发一个连锁反应。大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频繁逃课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怎么能保证以后的工作质量呢?再者,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培养和领悟的能力,学生如果经常逃课就不能完成自身学习能力的升华,今后进入社会发展也会有困难。以我教过的学生为例,认真上课的学生未来发展状况还是相对更稳定、更卓越。” (光明日报 周 华)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