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时,已到放学时间。但金华山区莘畈小学的孩子们,仍端坐在教室里。他们拿出《弟子规》齐声朗诵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五年级班主任陈梅说:“离校前,花10分钟朗读《弟子规》,是为了提醒孩子们回家后要孝敬长辈、爱护弟妹。” 今年秋季开学,一场由金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等多部门发起的“一校一书读国学”活动,在金华700多所中小学、68万学生中全面开展。首批33个试点学校积极响应,两个月来,他们采取各式各样的学习模式,让国学迅速走进校园,博得孩子们的喜爱。 金华市柳湖小学的楼道内、围墙上,张贴着《弟子规》的图文、二十四孝图、仁爱图……校园内处处弥漫着一股儒雅的古书卷气。为激发孩子的兴趣,学校还常开展背诵、默写、书写等国学经典竞赛活动。东苑小学则把国学经典与童谣童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创作。校长夏美丝说,孩子们有兴趣学国学,也喜欢国学经典里头的故事。 为了让孩子们学好国学,金华市委宣传部还千方百计寻找良师。他们一边寻找高校的支持,一边发动社会力量,让国学爱好者成为国学教育的志愿者,开设课程帮助中小学老师提高国学修养。目前已有100多名志愿者报名。另外,该市还专门开设了“一校一书读国学网”,定期晒出孩子、老师、家长的学国学经典文章,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学国学到底学到了什么?莘畈小学五年级的曹子享这么说:“它们教会了我怎么对待朋友、对待长辈,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比我爸妈教我的还多呢。”11岁的小曹是留守孩童,现在爷爷奶奶直夸他懂事。在学校住校期间,他还常常照顾低年级的室友。 在莘畈小学校长夏胜华眼里,国学教育不仅弥补了家庭教育缺位的不足,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精神。他说,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会变差,自信心会缺乏,甚至偏离正确的人生方向。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为他们讲解这些国学的精髓,有助于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决不是让孩子机械学习、全盘接受,而是想给孩子的心灵里注入传统文化的因子,能够让他们在未来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重树时代精神。” 自从推行国学教育进课堂以来,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变了,变得更加懂事了。“一校一书读国学网”有篇署名为“陈嘉良家长”的分享文章,文章里这样写道:“我的孩子改变了许多,以前在家像个‘小皇帝’,现在也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声音 网友“涛声依旧”:传统文化汇集着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智慧,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肯定是不对的,不能因为洗澡盆里有脏水,就把孩子也一起泼掉;但是需不需要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毕竟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社会,孩子应该先学会生存的技能,等他们养成了现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后,再去学习国学,或许会更好一些。 市民胡有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在这个时期孩子管教不好,很多弱点是长大以后都很难改变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家长都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撇开教材的学习,送孩子上各类琴棋书画培训班,培养的只是学生的一技之长,没有从“土壤”上做文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打好孩子成长的根基和土壤,必能让孩子在日后有所体现,减少社会不良现象。 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陶诚华: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开展“一校一书读国学”活动,就是要把国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国学经典中的道德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自我,影响他人。 刘姓市民:“老古董”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像《弟子规》这样农耕时代的行为规范,只会束缚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影响独立个性、怀疑精神的培养。再说孝道,也必须是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后方可敬孝,不能空有孝的意愿而没有孝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能借孝道进行奴化教育,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记者 徐贤飞) (浙江日报 徐贤飞)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