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北漂”老人生活调查:面临看病贵物价高等难题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11-24 14:09
分享到:

  退休后为了亲情,他们离开家乡熟悉的生活圈子和亲朋好友,

  来到北京等陌生的大城市

  “北漂”老人盼安稳

“北漂”老人生活调查:面临看病贵物价高等难题


  看病贵,异地报销难上难

  “我医保是在老家办的,在北京治病买药全得自己掏腰包!”

  “在北京‘漂’着,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我医保是在老家办的,在北京治病买药全得自己掏腰包!”今年56岁、住在天通苑的崔阿姨是个“北漂”,2009年,她退休后从老家河南平顶山来到北京儿子家,照顾怀孕的儿媳,这一住就住到了现在。

  崔阿姨身体不好,患有糖尿病、腰腿疼等多种慢性疾病,每月药费就得四五百元。“每次回老家,我都买上半年的药,一大包一大包地往北京带。”崔阿姨说,在北京,不光看病不能报销,去趟医院也很费劲,“北京太大、人太多,别说去医院,去哪都得让儿子领着。医院离家那么远,还得排好几个小时的号。不像老家,城市小,很方便!”

  由于户口在外地,崔阿姨不能享受本地老人体检等优惠政策。上个月在儿子的坚持下,她去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加上医药费一共花了2500元。“儿子、儿媳都孝顺,可一次花这么多钱,真叫人心疼!”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崔阿姨都不愿意和家人讲。一次她颈椎疼得厉害,就自己到小区里的药店买几副膏药贴上,“孩子们工作压力大,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医保异地报销太难了,我去年生病住院,医药费拖了半年多才报完。”吉林的刘大爷退休后来北京女儿家住。去年,刘大爷突发心梗,在北京一家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住了10多天的院,共花了5万多元。由于是住院费,又是突发疾病,医药费可以回老家吉林报销。

  “原以为很轻松,没想到整个过程非常复杂,要求一周之内必须将急诊证明等各种材料寄回我原来工作的单位,再由原单位到省医保局备案。”刘大爷说,“那边一会儿要委托书,一会儿要医院病历,不知催了他们多少次,才报销了一部分。”

  “我身体不太好,就担心看病这麻烦事!要是能解决老年人异地看病报销难,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就能安心在北京养老啦!”刘大爷说。

  专家表示,对老年人来说,医疗花费是最大的支出,能否报销关系重大。近年来城市人口流动频繁,老年人因各种原因异地居住的越来越多。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和医保关系转移等问题困扰着老年人。目前我国老年人异地就医面临着报销手续复杂、报销范围狭窄、比例较低等困难,各地政策不一致,报销比例小、周期长等问题困扰着许多退休老人。

  物价高,生活处处不方便

  “大城市物价高,啥都贵!我平时啥都舍不得给自己买。”

  每天早晨7点钟,住在北京朝阳区的翟大爷都会骑上自行车,到离家2公里的农贸市场采买一家人的蔬菜、水果。儿子觉得老人每天奔波太辛苦,劝他在小区的便民菜店买菜,翟大爷却不同意:“农贸市场的菜便宜,1斤青菜几毛钱,超市里要1块多!水果也比小区里的便宜,算下来每天能省十来块钱呢!”

  “北京物价太高了,孩子挣钱也都不容易,能省就省点儿呗。”翟大爷前几年从河北石家庄一家工厂退休后,就和老伴一起来到北京帮儿子带孩子。退休前,翟大爷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退休后奖金没有了,一个月只有2000多元。“这收入水平在石家庄还说得过去,在北京可不禁花啊!菜价高那会儿,每天的菜钱都要几十元,1斤猪肉也要20多元!就连小时工的工资都从8元涨到了12元。”因此,尽管儿子每个月也给父母不少生活费,翟大爷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

  “大城市物价高,啥都贵!我平时啥都舍不得给自己买,这身衣裳还是从老家带来的!” 崔阿姨每月的退休金是1400多元,虽然可以异地领取,每次还要交2元的手续费。“手续费虽然不多,但取消了更合理。”

  翟大爷今年65岁,可以在老家办老年证了。但翟大爷却觉得在北京没啥用,“乘坐公交车、办理公园门票,甚至打流感疫苗都是对着有北京户口的老人,我们根本享受不到这些优惠。”

  “北漂”老人在换取身份证、办出国护照等问题上也有许多不便。“儿子原想今年带我们去国外玩,但护照要回户籍所在地办,回老家太麻烦,我们经不起折腾,只能放弃了。”翟大爷说。

  朋友少,经常会想念老家

  “北漂”老人面临语言、气候、饮食、环境等各方面的适应过程

  对于“北漂”老人来说,离开自己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家,在北京生活遇到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保方面的问题,精神和心理层面也值得关注。

  笔者在海淀公园遇见了推着婴儿车散步的张阿姨。她来自河北省的一个小县城,退休前是一名普通工人,现住在北京照顾11个月大的小孙女。

  “老伴还没退休,白天儿子和儿媳都不在家,也不回来吃午饭,只有我和小孙女两个人,我每天就围着她转。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会看电视、看书,但现在没有自己的时间喽!”张阿姨说。

  张阿姨告诉笔者:“我也挺想老家的,但现在小孙女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她从孙女出生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孙女成长的点点滴滴。尽管如此,张阿姨还是怀念老家的环境:“今年我得回家过年,和亲戚朋友们唠唠嗑。等到孙女长大、能离开她了,我就回河北去。老家什么都方便,朋友们都在那边。”当然,在北京也有新朋友,但她觉得都是表面上客客气气,“说不了心里话。”

  想念老家是许多“北漂”老人的心态。

  69岁的杨大爷来自湖南,让他最发愁的是他那一口地道的湖南话。

  在湖南,退休后杨大爷每天都去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打台球,有许多“球友”,“我们在一起打打球,说说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国际国内的新闻我们也聊。”可在北京,杨大爷每天只能呆在家中“装聋作哑”,下楼逛逛吧,根本没法和周围的人交流。

  “说话太不方便了!我能听懂人家的普通话,我的湖南话人家听不懂。白天没人陪我,我就看电视,特别闷。但这话又不敢和女儿讲,她在外企上班忙得团团转,还总加班到很晚,哪顾得上我?”杨大爷用“真是没啥大意思”来评价自己在北京的生活。

  专家表示,“北漂”老人面临着语言、气候、饮食、环境等各方面的适应过程。虽然和子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但多数老年人会想念老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无法自我调节,心理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安度晚年,盼社保“全国通”

  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使异地生活的老人享受更多的福利和优待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目前流动老年人口已经占总流动人口的4%。在北京等大城市,外来人口多,“北漂”老人的问题更加突出。许多“北漂”老人陷入“两难”:一方面,儿女都还年轻,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工作生活压力大,需要老人帮助他们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另一方面,老人自己承受着收入低、异地看病难、文化和生活习惯不适应等压力,不愿意在大城市生活。

  如何让“北漂”老人安心度晚年?姜向群表示,国家应当尽快完善异地医保相关政策,简化异地医保报销手续,同时将医保统筹级别提高到省级统筹,并实现医保关系省际间有条件转移,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国医疗保险一卡通。此外,还应使流动老年人享受更多的福利和优待。例如领取退休金异地免费。

  专家建议,社区、街道或老年协会应积极开展针对异地生活老人的服务和活动,让他们从心理上真正融入北京等大城市。据了解,北京市的一些社区在开展家政服务、健身、旅游等活动时,已逐渐把外地老年人纳入其中。

  姜向群说,儿女要多关心异地生活的老人。虽然老人总想着多帮子女干活、分担子女的压力,可子女也要减轻老人的负担。与此同时,异地生活的老人自身要积极调整心态,乐观面对现实。

  专家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流动大军行列。应充分重视起这部分人群的生活需求和现实困难,让他们真正享受到退休后的安稳与快乐。(冯华 董禹含)

  (人民日报 冯华 董禹含)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