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短板” 缩小差距 北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城区落后校、特殊教育等,在各地都是义务教育领域中的“短板”。近年来,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北京市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硬件,机制创新优化教师队伍,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硬件的均衡。“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和小学规范化工程投入157.5亿元,初中学校和近半数小学已达到新颁办学条件标准。除新建学校确保达标,到2012年,现有学校的教室建设、教学设备设施、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项目也将达到新颁标准。 对于郊区农村的义务教育,北京市近年来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70%都用于农村教育。目前,北京市已在山区新建、改建123所寄宿制中小学,山区小学由500所合并为357所;在11个郊区县建设了24所名校分校,总投资13.6亿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北京教育系统先后启动了“金色种子”、“绿色耕耘”和“春风化雨”等20多个研究培训项目。“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农村教师1万名,“春风化雨行动计划”培训城区薄弱学校教师5000名。北京市还选派5000多名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全职任教;在城区优质学校建立40多个研修工作站,已接受10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站研修。 对于城区学校内存在校际差距,北京市积极推动区域优质资源共享,带动区域内所有学校教育质量共同提升。东城区将全区划分为若干学区,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区骨干教师等优质人才资源,在学区内开展跨校教研组备课、跨校挂职、跨校兼课等活动。 在特殊教育领域,北京市大幅提高基础教育学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2200元提高到4500元;大力推进残疾幼儿随班就读工作,有5644名残疾学生在1109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 (人民日报 余荣华)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