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李娜)说起自己去非洲的经历,陈燕彬至今仍记忆犹新。2009年10月,他和来自江苏的13名年轻志愿者一起,飞往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开始为期一年的志愿工作。“报名的时候我母亲十分反对,她很担心我在那边的安全,但是我的父亲支持我的想法,他觉得男孩子应该多出去走走。”小陈回忆道。 就这样,在南京一大学法语系读书的小陈,在20岁上大三那年,走进了非洲。作为中国政府派往尼日尔的第一批志愿者,他和队友们肩负着开展汉语教学、农业技术、医疗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临行前,小陈已经打了预防针。“同学们都提醒我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小陈笑着说。 志愿者们被安排在曾是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的宿舍里。他们联系到了当地的一所小学,每个星期教孩子们4个小时汉语。学生们第一次看到志愿者的时候,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当时学校的老师们听说有中国志愿者要来教汉语,都感到有些吃惊,也很有兴致。因为这里的学生大多都来自贫困家庭,老师们也希望给他们更多机会学习知识。” 在访问当地的中尼友好小学的时候,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场包括歌曲、扇子、服装和太极展示的中国文化秀,还送给学生们中国结作为礼物。“这些孩子一看到我们拿着相机,都纷纷围过来凑到相机跟前,露出洁白的牙齿高兴地嚷着‘照相!照相!’。我的相机还没摆好,他们早就摆好造型大大方方地站好,还特别有镜头感!”小陈兴奋地回忆说。 “尼日尔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们在跟当地大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中很多人想到中国学习农田、水利、畜牧和医疗方面的知识。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能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小陈感叹道。 志愿者们在尼亚美还赶上了宰牲节。节日当天,人们上午祈祷过后,就开始宰羊。孩子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装,女孩们梳着整齐的小辫,都打扮得十分漂亮。“路边宰了很多羊,然后直接把羊肉架在火上烤,一个非洲朋友还送给我们一整条羊腿呢!”小陈说。他还有幸被邀请参加当地人的婚礼,虽然有时和他们的语言沟通不是很顺畅,但他仍然用相机记录下了非洲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在尼日尔的一年里,小陈患过肾结石,得过疟疾,但他跟志愿者们一起克服了炎热、断电和精神生活的匮乏,变得更加勇敢和坚毅。 “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很多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或许非洲给陈燕斌和许多人留下的,不只是土黄色的记忆,还有更绚丽的色彩。 (李娜)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