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1月12日电 (记者曹健 任玮)“和城里一样,我们这也有少年宫了,可以学画画、舞蹈,也可以学计算机,放学放假都能过来玩。”说起家门口的乡村少年宫,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芦花学校五年级学生李晓培兴奋不已。 李晓培的兴奋得益于中国政府正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 这一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主办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正在全国广泛实施的项目,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和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依托农村中心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进行修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靠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课外活动的公益性活动场所。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4.5亿元,分5年在全国建设8000所乡村少年宫。除中央支持建设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投入推动乡村少年宫建设。 芦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去年4月份,在西夏区率先成立乡村少年宫。如今西夏区已实现了农村中小学乡村少年宫的全覆盖。 芦花学校校长季晓军告诉记者,城里的孩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而由于经济、交通等条件限制,农村的孩子基本上没机会参加培训班、兴趣班,放了学也没地方去,农忙时帮着家里干活,农闲时就在家里看电视,课外活动几乎一片空白。 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芦花学校给老师、学生、家长发放调查表全面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调查需求开设了器乐舞蹈、传统工艺、科技实践等多个科目,乡村少年宫每天下午都会安排不同内容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参加。 如今,在不少农村学校,平时的教室清空桌椅后就变成“少年宫”的小剧场;周末、假日,学校的音乐教室免费开放,变成了少年宫器乐舞蹈活动班……乡村少年宫成为农村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个性专长的好去处。 “我最喜欢‘快乐的乐手’,老师教我们做沙锤、手鼓、手铃,做好了大家一起演奏!” 芦花学校五年级学生王梦茹说。 除为学生提供课余好去处外,乡村少年宫也有效解决了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失教、失助问题。据了解,对学生课余生活如何安排,许多农村家长很矛盾,孩子出去玩怕不安全,待在家里又怕打游戏、看电视上瘾。 “现在好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学画画、舞蹈,还演小品,能学到不少东西,家长们也放心了。”季晓军说,乡村少年宫寒暑假、周末也会免费开放,并有专人负责。 当然与城市少年宫相比,由于缺乏专业辅导老师、活动场所有限,乡村少年宫发挥作用还受到一定限制。为增强乡村少年宫吸引力,乡村学校纷纷挖掘现有资源给学生更多选择余地。“学校准备挖掘一些传统特色游戏,让学生同样能在游戏中体会快乐。”季晓军说。 针对学校老师的专业水平有限,芦花学校聘请了社会“五老”人员、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等担任义务辅导员,以提升乡村少年宫的办学水平。 “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成长机会,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乡村少年宫的建成和逐步完善无疑将推动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季晓军说。 (曹健 任玮)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