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让“差生”室外考试 学生寒“身”家长寒“心”
来源: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2011-11-10 12:34
分享到:

11月8日,市民投诉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初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安排学习较差学生在教室外面考试。考试正值立冬,当地气温骤降十几度,校方称安排这些学生在外面考试是为让他们懂得学习的艰辛。(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大千世界,物竞天择,人类主宰了世界,在人类社会的群体内部,不同个体之间学习能力有差异也是事实,但这不妨碍每个人在学习权利方面是平等的,但在我们国家的教育界内部,“差生”与“优等生”的天然鸿沟好像一直都合情合理的存在着,而且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这个巨大“鸿沟”不但没有被填平,反而更加扩大了。

既然有优劣之别,那么在这个十分讲究待遇和级别匹配的环境里,自然就会有差别对待的存在,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奇思妙想的绿领巾的出现、我们可以佩服“三色笔记本”的伟大发明、我们还可以赞叹“测智商”的教学手段……当然,这里的佩服、赞叹都是要加一个引号的,因为这些由少数教育“内行”折腾出来的所谓教学改革都是以损害孩子的尊严、对学习能力弱的孩子的心灵以嘲讽、打击为代价的。

我们相信,每个学生家长都鼓励学校采用鼓励式教学,因为孩子终归是孩子,必要的纪律约束和惩戒都是小学、初中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家长正是因为不懂教育方法和规律,所以才把更多希望寄托给学校和老师,但恳请上述发明这些奇思妙想的教改手段的老师们,在每一个教改手段被应用于教学的时候,请先评估一下这样的方法是否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请不要动不动就用“歧视教学法”来替代真正的“差别教学法”。

真正的“差异教育”是在保护少年儿童自尊心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最大程度上挖掘其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教授且培育之。

具体到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的这场考试,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让学生懂得了“艰辛”的考试,但却不是校方所辩称的“懂得了学习的艰辛”,而是通过这样一场考试,很多学生在寒冷中瑟瑟发抖的答卷,让她们知道了学习不好给他们带来的人格歧视和心理压力,从而给了这些差生一个心理暗示:学习之路太“艰辛”,不如上完初中就辍学混社会舒服,起码不会受这么多同学复杂异样的眼光。

根据相关调查,在农村初级中学,每年辍学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在学校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和歧视而最终导致辍学。虽然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辍学的人数看起来并不是很惊人,但如果放眼一个省、一个地区的中学生辍学人数则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这么多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就业和社会稳定方面都会形成巨大压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中学时代如何成功的使一名差生转化,最终能学有所成,是中学教育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问题。

中学阶段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大量辍学差生的背后,是多少悲欢感慨的人生变局,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笔者希望每个老师能以教育自己子女之心来对待这些差生,切莫再做一些让学生寒身、家长寒心的教学改革了。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