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穷教授,学生请吃饭,过节凑份子送礼物;富教授,给学生红包,请学生吃饭。”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也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 大学教授贫富不均,一时引发热议,不少人对富教授颇有微词,对穷教授则寄予同情,甚至认为富教授不务正业,穷教授安贫乐道。 其实,高校是个小社会,社会上有穷人、有富人,也有中产,高校中有穷教授、富教授,还有身家中不溜秋的教授,再正常不过。在发达国家,高校教授同样有贫富之别。要求每个教授都收入相仿,贫富一致,并不现实。 在市场经济时代,无论教授还是其他群体,有权利靠知识改变命运,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并无不妥。只要是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只要不违反教育部以及高校颁发的相关规定,教授变得富一些,不是坏事。非要苛求教授“三清”经济清贫、面容清瘦、姿态清高,反而是一种强人所难,有道德绑架之嫌。 但是,“富教授”的“富”,要经得起追问。据报道,部分富教授有这样四类现象:一是“学霸”,他们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改卷、招谁不招谁、立项、出国(微博)、学术会议。这样的人想致富太容易了。二是所谓“权威”,通过各种关系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由于项目资源非常多,挣钱也快。三是“学官”,亦官亦学,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赢者通吃。四是大学教授兼职,有的在企业当董事,有的直接办公司。 很显然,个别像做“学霸”、“学官”这样的富法,不那么清白,令人难以服膺。一定程度而言,他们之所以富,是权力变现的结果,是通过不正当的非学术手段,来牟取不义之财。他们富了,只会让其他教授更穷因为挤占了本分教授的学术资源,霸占了其他教授的项目资源,只会扰乱学术秩序,破坏正常的学术生态。 再说,这些富教授汲汲于赚钱,还有没有时间教学?曾有研究生抱怨,一年难见导师几回面;还有研究生道委屈,一年四季充当导师的免费劳动力。毋庸讳言,这些年,个别教授不务正业,师德滑坡严重,一心只向钱看,无心教书育人。他们腰包倒是鼓了,但学问“瘪”了,耽误了所带的研究生,还糟蹋了国家科研资金,败坏了教授形象,损害了高校名声。对这样的富教授,高校不能听之任之,应强化考核。多年前,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副教授忙于兼职,钱赚得盆满钵溢,但荒废了学校里的教学与研究,因未能通过学校考核而被迫“下岗”,当引以为戒。 (新民晚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