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安全问题困扰学校 学生体育锻炼质量大打折扣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10-31 14:06
分享到:

一旦出了事故,家长对学校不依不饶,学校赔钱容易保名誉难,于是,体育项目“越练越轻”

“宁让学生坐死,不让学生跑死”

体育课从大球到小球“越练越轻”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理分校的操场上,男生在前面拽着线,女生在后面支起风筝,二十来个学生一组,在环形跑道上放起有一个篮球场大的“巨鸟”。由于当天风力太小,这些学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拉起风筝,疾跑,再放绳……整个过程中,体育老师在一旁看着,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转转脚踝,近一个小时里不曾进入场地和同学一起“玩”。

“最多的时候一天5节课,一周22节课,还要上课间操,带运动队训练。”该校校长殷之荣说,到下午第四节课时,很难让体育老师像上午那样精力充沛地去教学。选择这样的集体项目,老师在一旁看着,不失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上有教育局行政考核压力,下有学生运动的强烈呼声,还时不时有教育督导人员的突击到访……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云南、四川一带调查时发现,从不少学校的教学计划、作息时间和课表安排上来看,“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超时的居多。不过,在规定时间内相应的锻炼质量如何,则要打上一个问号。

身为北京市海淀区体育学科带头人兼区体育教研员,北京大学(微博)附属小学总务主任白雪生是教投掷出身的。从教几十年的他可以清晰地画出投掷球类变化的轨迹:最开始是垒球,由于个儿大质重,改为投沙包;沙包较轻,容易砸到别的孩子脑袋上,又改成扔海绵包;最后改成如今扔的实心球。

白雪生和其他体育老师都很困惑:投掷课到底该教什么内容?学校场地就那么大,如果体育老师都在操场上课,你占的地儿稍微大点,别的班就很难开展教学。如果砸到其他班的学生怎么办?

“越练越轻,孩子的体质能不差吗?”在白雪生的印象里,10年前他所教的学生身体比较健壮,冬季长跑都能跑下来;现在的孩子能坚持跑一半,就可以得到表扬了。而那时每周两节体育课,课间操15~25分钟;现在1~2年级小学生每周4节体育课,课间操则每天至少25分钟,“量上去了,质却没有提高。”

除了教师精力有限之外,白雪生向记者透露,安全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体育老师放不开手脚,体育课、课外活动打了折扣:一些学校往往会选择做操、长跑乃至带有地方特色的,比如放风筝这样“安全稳妥”的项目。对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比如单杠,则不让上;“山羊”,也不让跳。对抗激烈的项目则更不敢涉及。

除了学业重等其他因素,白雪生把原因归结到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金贵”。原因很简单:家长来找学校麻烦,把他们找怕了。

“孩子在体育运动时很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万一发生事故,学校真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成都双语实验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李浩东有类似看法。他更担心学校干脆不开展体育活动,从而利用这段时间变相给孩子补习文化课,甚至一些校长说出“宁可让学生坐死,也不让学生跑死”的惊人言论。

校责险实施近4年,某学校的使用次数为零

其实,早在3年前,教育部就联合财政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决定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中推行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以下简称“校责险”)制度的通知。通知称,推行校责险是由于当前校园伤害事故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学校教育中面临的学生意外伤害风险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日趋严重。校责险推出后可充分利用保险工具处理学校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有利于防范和妥善化解各类校园安全事故责任风险。

不过,这样一项由学校埋单的公益保险并未改变体育老师“谨慎”的教学:该撤的铁饼还是得撤,上课从来不用的双杠则继续不用。

李浩东认为,校责险一旦生效,就意味着事故的责任在校方,一些家长拿到保险金后,“还会对学校不依不饶。一旦来学校闹,媒体也跟着来起哄。只要是孩子出了事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媒体定是不会放过学校。我们能不怕吗?”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学校的名誉很难保住。因此,避免在学校体育教学期间出现安全事故成了大多数学校的第一选择,类似白雪生所说的从大球到小球的现象也就合乎逻辑了。

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数据:大理市下关八小校长陈亚琴对记者说,校责险制度施行至今近4年里,该校校责险的使用次数为零。李浩东说,中学阶段学生运动幅度相对较大,但真正动用校责险的情况也不多,平均算起来一个学年只一两次。

体育老师放不开手脚被一些媒体诟病为因噎废食,校方自是有校方的难处。白雪生说,如果属于学校责任的安全事故,做起来已是“保金钱容易保名誉难”,而那些难以判断责任方的安全事故就更加被动。

白雪生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体育老师在学生投掷实心球之前让学生做准备活动,一名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指令热身,在投掷过程中把腰闪了且伤势不轻。这就很难判断责任是属校方还是学生自身。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