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京大学(微博)推出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招生实施细则后,如何将德育素质纳入选拔评定,引发社会持续热议。近日,北大招办又推出了《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首次将高中生学习过程纳入考核,“是否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将有“册”可依。对此,不少老师和网友则认为该“素质手册”导向性很强,可操作性却有待提高。 亮点 高中生学习过程纳入考核 记者看到,《手册》要求记载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身的诚信承诺、一般个人信息、成长历程要点实录、北大教授推荐阅读书目、个人学习和职业意向自述及对北大的认知、学校推荐意见等。其中“成长历程”部分通过让学生按月自行主动记录、自我总结和综合评价的方式,具体事项如“本月你为父母或亲人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等,每一项内容都要求由学生在不同阶段自主独立填写完成。 据了解,该《手册》面向获得2012年推荐资质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发放,并将在学生高二结束后由北大招办统一收回,作为当年校长实名推荐和自主选拔录取的重要依据。 “对人的评价十分复杂,非常困难,但大学的招生选拔系统不能因此就无所作为。”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素质教育难于深入推进,中学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左右为难,关键在于高校依据统一高考(微博)成绩招生录取的模式没有被打破。“《手册》在具体考察维度上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细化,从而也更加凸显了北大对人才选拔的需求与特色。” 声音 单靠学生承诺难保公信力 对于这本新鲜出炉的“素质手册”,人们却是褒贬不一。 不少中学表示,北大屡出“奇招”打破唯分数论,以高中学习过程性记录作为选拔的思路有引领作用,但可操作性却仍然欠缺。“详细记录学生高中阶段学习过程的想法很好,但很难持续开展,难以保证没有缺漏。”华师附中的陈老师认为,过程评价作为高校招生考评是一个大方向,但需要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过渡。 另一方面,尽管北大招办负责人明确表示,在手册的首页要求学生填写诚信承诺,并在使用说明里注明:如有虚假信息,将按照北京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有关规定执行,作假学生就不会被北大录取。但依然有不少网友对成长经历一栏“自填自报”的公信力表示质疑:“学生怎样才算做了有意义的事?学校和北大怎样评定这个‘意义’?恐怕不是学生承诺或者设置惩罚措施就能杜绝作假的。” (见习记者毕嘉琪) (南方日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